第二百四十八章 段家儿郎(1/3)
且说大理国的太师傅达来大宋的汴梁城寻找王位继承人,找到了段梓守头上。
赵匡胤看见徐咏之和段梓守搞不清状况,就吩咐傅达:“你把刚才对朕所说的细情,详细地跟节度使说说。”
傅达这才赶紧开口解释。
“在大宋的西南,有一个大理国,是我们的国家。”
“大理国的首任……国主”
傅达显然是称呼自己的主公为皇帝的,这下让他觉得非常不习惯。
“没关系,朕恕你无罪,大理国对大宋称臣就可以,自己在境内可以称皇帝。”赵匡胤非常体贴。
“多谢官家,大理国的太祖,是段思平陛下,曾经是晋的节度使,后来得了南诏国,称帝做了天子。太祖的弟弟名叫段思良,是我国的太宗……”
“等等,”徐咏之问,“太祖的儿子没有继位吗?”
这话听起来有点扎耳朵,赵匡胤其实也想到了。
“太祖的儿子段思英残暴不仁,太宗皇帝就发动了一次政变……”傅达解释道。
“好了,继续吧。”徐咏之听明白了,其实是不是真的残暴不仁呢?未必,历史都是胜者书写的。
段思良的儿子是段思聪,开宝二年的时候,段思聪死了,现在没有儿子,大理国即将重新陷入一场内乱。
大理国有两家权臣,一个是傅家,一个是高家,傅达所在的傅家是文臣的首领,而高大尚出身的家则是地方实力强大的土司。
傅达认为应该迎回太祖的孙辈当皇帝,而高大尚则认为,应该安排段思聪的外甥做皇帝,就像郭威安排柴荣接班一样,两个人发生了争执。
大理国有个特点,就是笃信佛法,过去的许多段氏长辈,都在天龙寺出家为僧,大家悬而不决,因此就到天龙寺去寻求裁决,最终形成了一个决议:
给傅达七年之间,寻找太祖的子孙。这期间高大尚以宰相身份监国,但是只要迎回了段家的子孙,高大尚就必须大政奉还。
“太祖两个儿子,一个是段思英,一个是段正仁,段正仁年少时就被送进了后晋当人质,在汴梁学习,后来成了一位禁军指挥使,再后来朝代更换,他辞官不做,进了山字堂,改名换姓,称为徐太实。”
“哦!”徐咏之轻轻惊叹了一句,“难怪太实叔说自己是云南人,也姓段。”
“外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希望官家成!”傅达说完就跪下给赵匡胤磕头。
“阿守是太实叔的义子,这没关系吗?”徐咏之说。
“没关系,公子也是段氏,又是合法的联宗收养,宗法上看,比先帝的外甥不知道近到哪里去了。”傅达说。
“咏之,你觉得如何呢?”赵匡胤问道。
“官家,臣担心阿守的安。”徐咏之说。
“官家,外臣会誓死捍卫殿下的安!”傅达赶紧说道。
“咏之,”赵匡胤看看阿守,“阿守不再是小孩子了。”
“嗯?”徐咏之听见赵匡胤这么说,还有点意外。
“对不对阿守?”赵匡胤问。
“没错,皇帝大哥,阿守是大丈夫。”
“这傻小子根本不明白这种朝廷有多么险恶。”徐咏之想。
“朕能理解你担心阿守的心情,但是高大尚这样的土人,依靠的就是地方上的一点力量,但是治理国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读书人的支持。”赵匡胤说。
“官家圣明!”傅达嚷道。
“此外,阿守是个福将,他就像他的武功一样,又凌厉又直接,高大尚无非过去靠着武勇和不要脸欺负这帮文官,阿守去了,武勇这一节他根本不够看,至于不要脸呢……阿守对付的不要脸的家伙很多,有丰富的经验。”赵匡胤分析道。
“嗯……”徐咏之沉吟着。
“你可以让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