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未雨绸缪,实业报国,萌芽不当血汗工厂!(4/6)
只要麦粒电子二厂在江城落地,以麦粒集团在手机产业链中影响力,只要产能足够高,也确实会吸引一大批供货商就近建厂。
继而形成一个新产业集群。
可劳动力问题,并不在于招不到人,而是招的人跟沿海地区的流水线工人,有着本质上的差距。
这个是源于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是很难随着时间去改变的。
在管理上能够腾挪的空间也很有限。
“这你就错了,或者说,思维上进入了一个误区。”张硕神情不变。
“???”
徐茂才表示不太理解。
“你是不是认为,像福士坑那种,搞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管理,将无数年轻人训练成毫无自我意识的流水线工人,每天准时准点上班,就是好的?”
“呃,这个…”
徐茂才又不傻,可不敢点头应下。
虽然说富士坑在业内是获得认可的,甚至被认为是优秀的管理模式,但傻子也知道,这种成功的背后,是无数默默无闻的工人付出的血汗。
说是是血汗工厂,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你也觉得不妥,对吧?”
张硕似笑非笑,“华夏是可以成为世界工厂,但世易时移,绝不能一直是血汗工厂,靠压榨劳动力来获取利润,还欣然自得。”
就拿平果来说。
一部平果手机,平果公司光是从事设计等上游工作,就轻松拿走近一半的利润,剩下的又要分配给上百家供应商。
而像芯片等核心供应商,又拿走了利润的大头。
最后分到代工厂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却还要看平果的脸色行事,跟条狗一样,跟着主人身边摇尾乞怜。
然后一转身就化身成恶狼,对着产业工人露出狰狞獠牙。
这算哪门子的成功?
“这个……”
徐茂才更加词穷,不知道该怎么辩解,或者说没有底气来辩解。
“麦粒电子绝不能成为这种血汗工厂,而且这种模式,随着华夏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年轻人的觉醒,也注定了无法持续。”
如果可以有周末,谁特么还愿意加班?
未来发生的产业链转移,说白了,不就是这些个沿海工厂遭遇了用工荒,无法压榨华夏工人,转而去压榨安南工人吗?
这一套把戏,未来是不是又可以套在非洲人身上,一直循环往复?
反正西方是很乐见其成的。
“探索弹性工作制,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跟劳动保障,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就从江城开始吧。”
张硕最终一锤定音。
徐茂才这下是彻底惊了,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张总高瞻远瞩,是我目光短浅了,佩服!我也同意,将麦粒电子二厂建在江城。”
打心底里还挺高兴。
因为徐茂才从大老板的讲话中,还嗅到了另外一层意思——萌芽不会放弃麦粒电子这一块的业务,会坚持做下去,做长线。
之前麦粒集团内部就有传言,说集团会在某个时间节点舍弃麦粒电子,转向全面代工。
集团总裁顾铭章,就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支持者。
作为麦粒电子总经理,徐茂才当然是不希望集团砍掉这块业务,转向代工的,现在有了大老板的指示,可不就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那就尽快跟江城方面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尽快破土动工。”
张硕也是个行动派。
“放心交给我吧!”
徐茂才也是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