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姓的报仇雪恨(2/4)
兵,再加千八的炮兵,飞骑呢,有个千,就足以在赫图阿拉搞出大动静。
模糊的作战计划逐渐在郭大靖的脑中逐渐清晰,特别是有了火箭这种便携的类似火炮的武器,他对于获胜的把握更大了。
“郭帅,末将敬您一杯。”又有将领上前敬酒,打断了郭大靖的思绪。
郭大靖言笑殷殷,举杯一饮而尽,直觉得胸中火热,恨不得马上就回到辽东,再与建虏厮杀较量。
………………
长长的队伍松松垮垮,在寒风中向着家乡前进。
这些都是被掳掠的百姓,就在这年关将近的时候,却不能呆在温暖的房屋中,回到所在的乡镇,也是一个破烂的家。
好在,他们都背着不少干粮,带着东江军每人发放的二两银子。如果由官府来处理这件事,肯定不会如此宽松。
沿途的村镇县城,很多已经被建虏蹂躙,新任的官吏忙于地方重建,也给这些返乡的百姓不了多少的帮助。
“家里的盆盆罐罐应该还在,苦是肯定的,希望官府能够赈济,别误了春耕。”一个中年男人停下脚步,把松垮下来的粮食袋重新背好,叹息着。
魏庆和摇了摇头,看了妻子一眼,温声道:“累了吧,咱们歇歇?”
妻子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前面那片树林挡风,看着好象有人生火,咱们就到那里歇会儿吧!”
魏庆和痛快地答应着,携着妻子,很快就来到了前方小树林。
已经有不少百姓在背风的地方生起火,围着火堆,烤着饼子,有的还用带的瓦罐烧着雪水。
“大兄弟,不用捡柴烧火了,就在这火堆旁将就一下吧!”一个脸色黝黑的汉子招呼着,身旁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魏庆和犹豫了一下,向妻子投来征询的目光。
妻子看到那两个孩子,其中有个丫头,亮晶晶的眼睛眨巴着,不由得抿起嘴角,轻轻点了点头。
两家人围着火堆凑到了一起,这样的事情很常见。路途很远,路上互相帮衬照顾,还不是应该?
小丫头身上裹着皮袄,一点也不合身,显得甚是臃肿。少年身上披着半条毯子,一根绳子草草地系在腰间。
百姓中象这样打扮的很多,为了保暖也顾不得许多。很多毛皮袄子,都是从建虏身上扒下来,草草清洗,便分发给了百姓。
黑脸汉子在火上烧着个瓦罐,雪水已经烧开,他把冻硬的饼子放了进去,又加了点盐巴。
“没放肉干儿!”小丫头低声嘟囔着。
黑脸汉子干笑了两声,拿出两块马肉干儿,放进了瓦罐里,伸手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
魏庆和身上也带着罐子,却只烧了雪水,饼子就直接在火上烤。
“小姑娘,家是哪儿的?”妻子瞅着小丫头,满眼都是喜爱,温声问着,还取出块肉干儿递过去。
小丫头眨巴着大眼睛,有些怯怯的不敢接,低声道:“俺家是顺义县的。”
“都是一个县的。”妻子把肉干儿递到小丫头手里,说道:“本来是一块出发的,走着走着,就散开了。”
魏庆和说道:“这也正常,百姓嘛,又不是军队。有快有慢,哪能那么齐整。”
黑脸汉子点了点头,说道:“大兄弟这话说得在理。老百姓各顾各,本来就不奇怪。东江军倒是好意,希望同乡在路上互相照顾着。可走着走着,就坏套了。”
魏庆和把烤好的饼子递给妻子,说道:“已经过了蓟州,离顺义也不算远了。再有个天就能到家了。”
家嘛?!妻子接过烤饼子,慢慢地嚼吃着,心中暗自叹息:再怎么样,就是一片瓦砾,那也是家呀!
正在此时,大路上响起了铜锣声,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铜锣开道,几十辆大车在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