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战序幕(2/4)
善着已经逐渐成形的作战计划。
如果只局限于朝鲜,那目光就太狭窄,能够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太过局限。如果放眼整个辽东战局,就豁然开朗,有了更多的选择。
想要尽量多地消灭建虏,未必就要把战场定在朝鲜。现在再向朝鲜增兵,虽然来得及,但加上弹药物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可如果把战场扩大,就会发现,切断建虏的退路,在朝鲜,在辽东,便都能狠狠地予以打击。
至于朝鲜,既然是战争,一点损失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坚壁清野,阻击袭扰,尽量使损失小一些,还是能够做到的。
“通远堡,凤城,汤站堡。”郭大靖伸手指点着,对何可纲说道:“这是建虏进攻辽东的必经之路,任何一地被我军占领,都等于切断了建虏的退路。”
大路就那么一条,古代车辆运输物资,对于大路的依赖性极强。要是翻山越岭的话,自然也有小道可通,但人背马驮,运输量又能有多大?
建虏倚仗着骑兵的机动性,应该是打着快打快收和就地取食的主意,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物资。
但想得那么美,一旦遇到困难,就很难弥补,挽回失败。比如朝鲜的坚壁清野,比如特战营的层层截击拖延时间,都可能加大建虏的弱点。
最主要的还是在兵力上的差距,东江军在辽南能够倚仗坚固的工事,犀利的火器,以较少的人马稳定住战线。
这样的话,能够抽调到辽东的部队便会大大增加,在辽东地区形成兵力上的优势。
“辽南有两个步兵协,再加一个骑兵营,就足以坚守住防线。”郭大靖的教鞭重重地点在了秀岩地区,“在这里,再增加一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以及五千的新训营官兵。”
刘兴治率领着两个步兵营,目前在皮岛驻守,给郭大靖留下了一个步兵营。既然不想继续增兵朝鲜,这个步兵营便可以投入到其它方向。
同时,辽镇新训营官兵的训练已经接近完成,剩下的五千可以与辽南两个步兵协混编,保证防线的万无一失。
朝鲜军队,特战营,左、前、中三协,再加两个骑兵营,参战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多,形成了对建虏的兵力优势。
郭大靖的教鞭在沙盘上划着一条线,从秀岩到凤城,沉声说道:“集中秀岩地区的大部人马,勐攻凤城,并力争占领。西面,阻击辽沉建虏;东面,夹击深入之敌……”
在原来的计划中,并没有如此规模的大战。在大决战未准备好之前,郭大靖只想把进攻辽东的建虏拖疲拖垮,铩羽而归。
但建虏显然并不想要一场表面上的胜利,他们想要迫使朝鲜改变态度,想从朝鲜掳掠人口和物资,这就是郭大靖所不能容忍的了。
既然你敢出来,那就别回去了。至少,全身而退是绝对不可能的。
“建虏恐怕会在凤城驻守重兵,保证其退路的安全。”何可纲有所担心地说道:“攻城作战通常会伤亡不小,可要做好万全准备。”
何可纲作为辽镇将领,在宁远和宁锦之战中自然清楚攻坚的难度。建虏虽然没有红夷大炮,可东江军的攻坚能力,他却不是很了解。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攻坚最重火炮,我军最是不缺。建虏若在凤城留有重兵,正好一举歼灭。”
留兵守城的多是蒙古兵或汉兵,预计在四五千左右,顶多有千八百的建虏督阵。一旦城被攻破,战斗力和抵抗意志,不会太强。
而对于攻城作战,东江军凭借武器装备的犀利,战力并不下于倚坚防御。当然,就目前而言,实际上的成功战例不多,战绩也不显着。
一到两万的人马进攻凤城,一万在凤城北面的斜烈站阻断连山关的增援之敌,特战营在南面截击深入辽东的建虏。
郭大靖已经有了兵力的大致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