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有枣没枣打了三竿(2/2)
对于这种青瓷,陈文哲太熟悉了。
拿在手中,感觉胎体细腻,看不到任何颗粒和断裂的现象。
这东西手感极佳,沉甸甸的。
手感佳,就增加了瓷器的庄重感。
由于原料含铁量较高,颜色为紫褐色。
这种北宋官窑瓷器,“胎为灰蓝色,胎皮为灰紫色”。
碎瓷片可以看到内胎,所以各种特征,看的很清楚。
就像先前的成化仿汝窑器,就是因为陈文哲能够清晰的看到其内胎,才能不停地准确断代。
要不然,依靠他猜来猜去的水平,很难断定是什么朝代的东西。
看内胎,这块小儿巴掌大小的瓷片,胎质就很不错,最起码打磨的十分精细。
陈文哲知道,北宋官窑器成型过程中,胎体的各个部位全都切削整齐,坯胎也是精细打磨,没有拉坯时出现的毛茬,也没有切割时留下的刀痕。
再看釉面,这里官窑器的特征,就更加明显了。
北宋官窑由于烧成良好,釉面光亮滋润。
开大山相错的纹片,有少数大片,能从器物的口沿,一直到足边。
小片纹很文静,围绕着大片纹,疏散开来。
由于多次施釉,釉层中攒聚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这就是“聚沫攒珠”,这些小气泡对光波有折光散射的作用。
这块青瓷的釉层玻化良好,显色很正,没有妖艳的青绿色,也没有新瓷漂浮的亮光,即一般人说的贼光。
南河地区的汝窑、钧窑瓷器上的青釉,都带有青色或粉青色,微微闪现彩浊现象,北宋官窑也是如此,达到接近美玉的艺术效果。
宋代的官窑、汝窑、龙泉窑均有这种特点,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能够拿到一块官窑残片,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这种东西出个高价,来个开门红,陈文哲还是很愿意的。
当然,证伪也是一定要做的,要知道官窑的仿品,也是比比皆是。
越是拿到可能的好东西,就越是要小心。
所以,刚才是看好,看到的都是这块碎瓷片的优点。
而现在则是找茬,尽可能找出它的缺陷,而只要找到任何一点不对,就有可能是现代仿品。
不要以为就没有人仿制碎瓷片,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利润。
比如官窑碎片,价格就出乎很多人意料的高。
之前在澳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官窑古瓷片镶白金项坠,就拍出了70多万元的价格。
古瓷片镶白金项坠,白金不是重点,在这里也不值钱,最多也就几万块,所以,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其上的北宋官窑古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