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千年一见,十分稀有(1/2)
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陈文哲已经差不多认定,他手中的这一只三秋杯,应该是成化真品。
这种杯子的鉴定说难,是真难!
因为你认为是真的,很多人就是会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是假的。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人家凭什么要帮你说话?
但是,要说容易鉴定,还真就很容易。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众多斗彩杯造型中的一种。
特点也十分明显,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杯上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着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独有,也是后世彷品望尘莫及的。
为什么有“三秋杯”之称,这一点也都知道。
这样的画面,本身就不容易彷制。
还有,烧制工艺也比较苛刻。
三秋杯、鸡缸杯、葡萄纹杯,每个杯子都是经过三次煅烧的结晶,杯体层次感很强。
如果能够上手,手摸上去,杯子上的画面凹凸分明。
特别是斗彩与青花结合的妙趣横生,摸上去有一种独特的手感。
最后是斗彩青花杯底部的款识,笔道粗、字体肥,柔中含有刚劲,格外显得圆拙有力颇有含蓄。
翻开我们中国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代的康熙大帝。
这些有作为的明君,推动着历史蓬勃的向前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政治上昏慵无能,但是艺术造诣却很高的帝王。
五代南唐的李煜、北宋时期的徽宗、明代成化朝的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文弱、迷信的皇帝,他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建树。
但是,在他在位的成化年间景镇御窑厂的瓷器,却表现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我国历来是封建集权制的国度,作为热爱艺术的宪宗,就能把政府作为艺术的赞助者和道引者。
他不惜经费、人力、物力大量的精烧瓷器。
因而在我国的陶瓷史上,树立了新的典范。
特别是斗彩的运用,将釉下彩与釉上彩,共同呈现画面的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是,勾勒点染,相得益彰。
所烧成的斗彩瓷器,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最高的赞誉。
就是500年后的今天,成化斗彩瓷器仍被公认为最典雅、稀罕、昂贵的瓷器。
可惜这么珍贵的瓷器,是十分看中传承的。
比如神都故宫珍藏的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是已故爱国收藏家孙瀛洲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用20根金条买来。
他于新华夏成立后的六十年代,捐献给神都故宫博物院的。
在弯弯故宫博物院,也同样的珍藏有一只成化斗彩三秋杯。
目前已知的,在全世界只发现了这三只,其珍稀度可想而知。
陈文哲手中的这一只,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恐怕武二也弄不清楚,如果有来历,他肯定不会送到陈文哲这里。
只不过,这肯定是一件好东西。
无价之宝,肯定是古代帝王御用之物的代名词!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代帝王富有天下,他们的御用之物一向是天底下最精美、最贵重、最奢华的。
这种成化斗彩三秋杯,全世界仅三只,甚至都可以说绝无二双。
如果陈文哲这一只是真的,是不是可以跟弯弯的那一只配对?
这绝对当属瓷中魁首,就算是在故宫,也称得上无价之宝,也是国之重器。
这是真正来自皇家的东西,以皇家御用作为制作标准,不惜工本,只求效果。
制作一件,其工期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