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艾陵之战(2/3)
:“近年战事规模越加浩大,数万大军酣战已然无法左右局势。”
曾经能够动辄出动十多万大军的国家只有两个,中原霸主晋国以及南方霸主楚国,后来吴国加入“十万俱乐部”不久,齐国和宋国也开始暴种了。
所以,当下能够出动十万以上大军的国家变成了五个,吴国、齐国和宋国属于后进之辈。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国家也早就用兵规模超过十万。这个国家就是秦国,尴尬的是他们什么人都拉进部队,兵源素质远比晋国、楚国、吴国、齐国和宋国堪忧,不被“十万俱乐部”成员所正眼相待。
“齐军国书‘将’中军,高无邳‘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吴君亲率中军,胥门巢‘将’上军,茹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智瑶对好些人其实挺陌生的。
那些统兵将领无一例外都是大夫爵,有些人在一定区域其实威名赫赫,不过名声仅限于当地,未能达到名传列国的程度。这个除了信息传递不易之外,更主要的是没有打赢一场够份量的大战。
右军是个什么玩意?
周天子的大多数分封国就三个“军”的编制,一般就是中军、上军、下军。
最先逾越的就是晋国,搞出了一个新军。
殷商时期则是中军、左军、右军等一些编制,才有了“左师”和“右师”两个官职,并且还是左右丞相的权柄。
时间走到春秋晚期,楚国、宋国、吴国、越国等一些南方国家,他们的编制中既有周王室的军事制度,也有传承自殷商的编制,总之是乱得很。
魏驹说道:“齐君不至,正卿亦未前来?”
不管怎么看,发生在“艾陵”的战事都能算是国运之战吧?齐国竟然有点不重视的样子。
智瑶心想:“田乞想要除掉阳生,内斗的心思比国战更浓;阳生上位之后展现出了残暴昏聩的一面,极可能到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智瑶才不会跟魏驹讲。
现在的年代,哪怕是同为一国重臣,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信息共享那一套。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拿曾经的赵氏知道秦军要偷袭晋国为例子,他们就办到了守口如瓶,坐视秦军偷袭晋国又趁着晋军主力在外,魏氏和韩氏的家主不在国内,大肆屠戮魏氏和韩氏封地的黎庶。
事实上不独晋国是那种情况,列国有一个算一个也都相同,偏偏还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注意,是任何人都认为就该那样,不是极个别人。
所以,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三观,讲得简直太正确了。
智瑶说道:“齐军本欲凭借‘方城’而战,奈何吴军行堂皇大势。”
这个“方城”就是长城,只是目前统一称呼方城。
第一个建立长城的国家并不在北方,其实第一个修筑长城的国家是楚国,位于现代河南东北部地界。智瑶也是看了史书才知道这一点。
目前十万齐军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国书手中只有六万左右的兵力,还是包括高无邳和宗楼的两个军团,其余的兵力被份上屯驻在仍然控制在手的长城和城邑。
夫差也将十万大军进行了拆分,进驻修建大营的兵力约是八万,剩下的两万在鲁国都城“曲阜”边上。
自己的都城边上有一支异国大军?鲁人总算是见识到了吴人的不讲武德,很怕那一支吴军随时向“曲阜”发起突袭。
齐国或吴国知道智瑶和魏驹过来吗?
有鉴于现在地广人稀的因素,其实齐国完全是等智瑶等三千余人出现在“丘舆”才后知后觉知晓。
吴国那边应该是不知晓有那么一支晋国的队伍在“丘舆”附近?
国书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