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南甸之战(终)(2/2)
皇帝孙权年老昏聩,晋高祖司马懿惋惜贤才而已。
但他更加没有想到,一场辽东小国的入侵战争,背后竟然牵扯出了一个如此恐怖的庞然大物。他现在还没有收到东吴举半国之兵平叛失败的消息,若是他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会赫然发现,整个华夏沿海从南到北所有海域,已经成为马淳治下的领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马淳和他手下的势力,已经隐隐将魏吴两国包围在自己的怀抱里,随时都能从沿海各州郡登陆,直驱两国京城。
两方战争打到如今这个程度,已经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魏军损兵折将,多年积存下来的上万铠甲损失过半,再打下去也正面啃不动对面敌军。只能再度采取杜恕的战略,利用辽东郡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复杂地形,化整为零打游击。
马淳军也无力西进,前方襄平已是一座空城。即便占据了襄平,后勤补给如何保障?南甸经过一场大战,农作物几乎被损毁一空,依然滞留在此地附近的数万百姓如何生存?这些都将是马淳极其部下们的最大难题。
马淳立足于世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人为本,若是不救济百姓,如何能得到当地民心?占了这么大一片疆域,却不能安心组织百姓耕种,给当地百姓带来安稳的生活,还要防备时刻前来骚扰的魏军零星部队,这对于马淳集团来说有何意义?
基于这种形势,两方不约而同的决定停止这场战争。司马懿决定放弃辽东郡,以空间换和平,将辽东百姓迁向昌黎郡和辽西郡一带,进行战略防守。以原乐浪太守刘茂为荡寇将军,率军五千,依然留在辽东郡打游击,骚扰马淳军。
而马淳更加干脆,在补给线安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直接率领大军回师乐浪。驻军平壤城,将精力集中在消化乐浪、带方两郡。
并且将目光更多的注视到辽东以北的草原地区,至少这些地区生存的游牧民族之中,匈奴也好,乌桓也罢,还有将来的突厥、柔然、蒙古等等,都将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心腹大患。不找到解决方法,即便是建立起强盛的中原王朝,将来必将会面临这些民族的威胁。
要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备边患,然后拖垮国家经济。要么整军备武北上消灭胡族,但这依然会拖垮国内经济。
而游牧民族就像草原上离离荒草一样,割去一茬又来一茬,治标不治本。
农耕王朝建立之初还兵力强盛,可以打败游牧民族,但是经过上百年的安逸生活,又怎么能打得过坚韧耐劳的游牧民族。
这是个根本性问题,就像眼下马淳治下的体制,和魏蜀吴三国有着天然区别,在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之前,马淳依然不会大规模用兵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