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岳父的课(求月票)(2/3)
在大不列颠曾经流传着,直到人类灭绝也未必能解开的三个谜题:可口可乐的配方、女王的财产和好男人究竟在哪里。
作为世界公认的未解之谜,在外国人眼里神秘莫测的可乐配方,其实在大夏吃货跟前不值一提。
这种前身为止咳药水的饮料,在遵循药食同源,讲究四性五色的泱泱大国来讲,那可是太简单了。
其实早在在可口、百事还未亮相前,中草药打底的国产可乐已经调教出了大批拥趸。
1980年,巴蜀中药研究所实验室,一瓶褐色液体在兑入碳酸苏打水后,发出喷薄的“嘶啦”声,这瓶研发了一年多的国产饮料,正是日后从重庆街头,一路摆上国宴餐桌的“天府可乐”!
是的,你没有听错,“天府可乐。”
从张仲景汉方中提炼配方,以白芍、当归、地黄等为主要材料,粗看之下,还以为是哪里的老广凉茶,口感略带苦味又回甘,丝毫不逊于可口可乐。
而且更兼具护肝解毒的功效,属实算得上古时皇帝能享受到的“药膳”了。
以好吃出名的川渝人民,不论是头疼脑热,积食反胃,必须来上一瓶天府可乐,才算去除病灶。
这种“包治百病”的独特疗效,堪比东北人不吃病就好不了的黄桃罐头。
而在盛产魔幻怪奇风饮料的青岛,国产可乐同样扛起了大旗。
和白花蛇草水师出同门的崂山可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以“风味独特”称霸武林。
这种听起来,就很仙风道骨的可乐,光闻着就能让人通七窍。
它以崂山深层花岗岩缝隙内的矿泉水为基底,加上乌枣、白芷、砂仁等十余种中草药,最后再把中餐大厨的独门手艺,“炒糖色”融入其中。
一口下去,直冲脑门的碳酸气儿,让人很是上头。
这个只是其中几个例子,类似的可乐其实还数不胜数。
如冰峰,北冰洋,健力宝,正广和.........
那么,国产汽水是如何被一步步打败的呢?
在百事和可口进入大夏的初期时,虽然仗着财大气粗跟口感风评,也没能真的撼动国产可乐的地位。
但洋可乐带来的危机感,却让这些盘踞一方的国产可乐们,错把危机感转移到了自己人头上,从而开始了内斗路线。
让“打不了洋可乐,还打不了你”的国产可乐们,拉起了十面埋伏的战旗。
想走出本省,尽快去抢占外地市场的国产可乐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异地建厂。
率先迈出这一步的天府可乐,把分厂从海岛开到了黄浦江,甚至连包邮都到不了的新省也没落下。
凭借娃哈哈ad钙奶,打下三四线甚至县城市场的娃哈哈,还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用自己的经销商网络痛击友商。
一些趁机想要赚快钱的山寨品牌,更是互相抄袭,直接将品质压到了最低,连累无辜品牌一起遭殃。
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生产力上,老汽水最多一小时两千瓶,但采用了先进浓缩液罐装技术的百事和可口,他们的产量是国产的四倍。
而在保存上,国产汽水很难铺开摊子,所以外国人手里的浓缩液技术和封罐机,成了香饽饽。
而可口百事又羡慕国产汽水的渠道,在线下的铺货能力。
所以,一拍即合。
然后后面的事都知道了:
趁虚而入的百事和可口,借由合资的形式陆续吞并各地可乐品牌。
而本土想着有资本撑腰,就能借鸡生蛋的国产可乐,却没想到这次打错了算盘,在合资之后,等待他们是雪藏和消亡。
在这场与虎谋皮的资本角斗里,所有国产可乐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错付了的跨国联姻,被后人称为“两乐水淹七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