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36 永镇一方 (二合一)

436 永镇一方 (二合一)(3/4)

目录

般肚量小的人恐怕要拂袖而去。

不过沉忆辰却如同没有听出弦外之音一般,继续说道:“如果靖远伯认为太上皇君恩太过一切,那为何当初在土木堡之变后,你选择在麓川驻足不前,而不是火速驰援京师?”

“那时候的靖远伯,到底想的是待价而沽,还是拥兵自重呢?”

沉忆辰这番话说出来,整个大厅如同死一般的寂寞,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温度不断降低。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几乎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南疆上面,更多是想着该如何保住京师,不至于大明就此亡国。那一刻正在麓川与叛军激烈交战的靖远伯王骥,突然下令远征军脱离站场收缩防线,足足二十来万大军作壁上观。

相信华夏的读书人,没有谁不知道秦末赵佗的故事,他同样率领着五十万大秦南征军,出征期间遭遇到了朝廷发生剧变。

唯一的不同便在于,大秦亡了,大明没亡罢了。

“你背后调查过本伯?”

靖远伯王骥整个人的气势完全变了,他在班师回朝前种种举动,本以为不会再朝中掀起任何波澜,甚至压根就不会有人注意到。

结果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提出来的是沉忆辰!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靖远伯,本官说出这些并不是要指责什么,更不想诋毁你对于太上皇的忠诚。仅仅只想表达一点,当时可以等待抉择,现在同样可以。”

“与其忠君,不如忠社稷!”

早在正统十一年麓川献俘大典上,沉忆辰就收获了一批南征军将士的好感跟尊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得到情报消息的原因。

沉忆辰相信王骥没有趁乱拥兵自立之心,但人趋利避害的本能,让王骥在面临亡国危机的时候,更多是想要维系住自己跟南征军的安危,静待朝中局势明朗后才做出决断。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实际上对于明英宗朱祁镇,并没有想象中的忠诚。

当然,还可以看出来,他同样没有于谦那种舍身取义的无私。

不过世间仅有一个于谦,做不到并不是王骥的过错,相比较绝大多数尸位素餐的朝臣,靖远伯王骥凭借着为大明开疆辟土的功劳,就足以名垂青史!

话说到这份上,王骥撤下了冷漠的神情,望着沉忆辰长长叹了一口气。

“目前朝廷局势,南征军势必无法在京师久留,此乃大势所趋本伯何尝不知。可太上皇已经禅位让贤,让他做一个安乐天子,又能对你跟陛下产生多大的威胁,一定要斩尽杀绝吗?”

靖远伯王骥心中已经认定,关外行刺的那批刺客,沉忆辰是脱不了干系。事实上他猜测的也没有错误,确实是沉忆辰主使的弑君之举,但斩尽杀绝的主谋并不是他。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历朝历代称孤道寡者只能有一人。”

“更何况,太上皇他真的愿意只做一个安乐天子吗?”

沉忆辰的这句话反问,直接让靖远伯王骥哑口无言,明英宗朱祁镇在南宫召见右都督张軏的事情他知道,皇太后秘密拉拢武清候石亨的举动,他同样知道。

太上皇是不可能甘心做一个安乐天子的。

看到王骥沉默不言,沉忆辰明白自己已经打开了他的心理防线,只剩下最后的临门一脚。

既然如此,那就给王骥一个拒绝不了的筹码!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靖远伯,你以文官掌武事,开创了大明封爵的先河,难道就不想再进一步,成为大明公侯,乃至于开疆封王吗?”

“你在说什么?”

靖远伯王骥满脸诧异,他感觉沉忆辰这是疯了,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

封侯都还算合理,大明除了开国以及追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帝母 英雄无敌之欧皇崛起 玄门弟子修仙录 执法堂的大师兄 赛亚人开挂系统 分手后,我成了唯一玩家 星舰悍将 傅爷,你的小祖宗被你惯坏啦! 异能农妇 穿越三国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