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章 奉天承运?只是时机成熟罢了(2/2)
皇帝玺绶!”
李天衢本来以为,最急不可待,要跳出来劝谏自己称帝会是权欲功利心极重的李振,哪知终于又率先建议自家主公称帝建元的,却是严可求。
而李振凭着南来北往谈判交涉的功绩,以及在李天衢帐下效力至今的资历,如今在朝堂中倒也有些附从的官员。本来李振也打算今日力谏李天衢称帝,这两日洋洋洒洒的写了上奏的文书,就等着今天势必要说动自家主公,以成就自己的从龙之功呢。结果却没有想到,却被以往对于李天衢称帝意见不置可否的严可求最先站出身来。
愣怔片刻,李振朝着神情平和自若的严可求望去,他微微咬牙,暗哼一声,旋即也站出身来高声复合。就算先被严可求抢了风头,可今日要说成这等大事,自己也必须要站出来露露脸。
而李天衢也发现不但有严可求,李振乃至与他们他亲近的一些臣子相继附议,大殿之内其他文官朝臣,也没有人站出身来表示反对。
唐廷社稷既然已经覆灭,要与周边其余诸方势力之间相处,现在称帝反而要比称王更为有利。毕竟梁、蜀二国先后已然称帝,而朱温称帝之后,仇家主要也还是那些,但也迅速招拢拉一堆割据势力望风归附。李天衢虽然不承认朱温那个皇帝的法理正统性,可是魏王与梁帝相较,对外宣称的名号也始终要矮人一头。
此一时、彼一时,诸如严可求、高郁...乃至韦庄等谋臣按如今这等形势思量,自家主公重挫朱温、称霸中原,就算要坐稳这片江山还少不得日后要更加殚精竭虑...但是朱温篡唐称帝之时,赵、邺、楚、北平、吴越、荆南...也使得大批割据势力相继上表称臣。而自家主公如今夺下梁国国都,把朱温赶到了关中去,凭什么就不能顶替朱温慑服天下诸藩呢?
这与做得执掌一方藩镇的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实如一国,而尽管关起门来做土皇帝的情况又截然不同。在对外的邦交处理上,便如邺王罗弘信、赵王王镕最先畏惧李天衢势大而先后遣使请和,并愿意称臣顺服。李天衢如今改国号为魏,爵位也终究不能再与以后臣服的势力平起平坐。
为了以后合纵连横,打击一方、招抚一方的方针大略。李天衢现在已经需要一个明确的身份,而什么立场能在名义上压过天下各处国王、郡王?那就只剩下皇帝天子这个至高无上的身份了。
至于称帝的坏处?唐朝既亡,终究要做为敌人的势力,无论自家主公称皇还是称王,他们也仍旧会做为敌人,现阶段的李克用、杨行密等雄主就算对此抱有非议,可是他们想必也很清楚,天下群雄大多称孤封王,有称帝野心的君主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多,而就目前各方势力的实力、名望而言,李天衢才是最有资格称帝的一个,到时候该怎么相处,多半也会一如既往。
而大殿当中,本来极力反对李天衢称帝的挺唐派罗隐,眼见出列认同自家主公开国建元时机已经成熟的同僚越来越多,他嘴唇微动、欲言又止。保唐忠君,可现在唐朝都已没了,唐昭宗、哀宗的宗室子嗣都已被朱温那贼子杀绝,还保个什么?忠个什么?
另寻唐室李家开枝散叶的子孙后嗣...的确太不现实,主公如今这般基业,这世道终究不能更动荡下去...罗隐神情复杂,来回张望,又与张居翰、韦庄等人对视过后,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最终选择噤声不语,默默的恭立,而没有再站出身来再针对李天衢称帝之事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