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绞明 > 第234章 玻璃与琉璃

第234章 玻璃与琉璃(1/2)

目录

平等币发行正在有序展开,货币是涉及到所有人的事情,大家都在探讨平等币。

有不少人尝试使用平等币购买东西,感觉平等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一元、五角、一角三款平等币都有明确重量,自己不需要进行称量就能够知道手中金钱的实际价值,而以前使用碎银子,必须要称量仔细。

花钱方便,找钱也方便,不过若是需要找铜钱,这就和以往一样,一枚一角平等币就能够兑换一百二十枚铜钱,要是能够出面值更小的平等币就好了。

民众都在探讨平等币,不过却有一小部分人,主要是大户人家的妇人或者小姐,在探讨人民商会才推出的新商品——玻璃镜。

镜子,大户人家的标配,不过不是玻璃镜,而是铜镜。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而成,最早在商代作为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当然,底层连饭都吃不饱的老百姓是用不起铜镜,这一面铜镜就像是一枚枚铜钱堆叠而成。

铜镜价格比较贵,并且使用效果非常一般,镜像清晰度远远无法和玻璃镜相比,奈何之前没有玻璃镜出现,大家只能凑合用铜镜。

直到人民商会开始出售玻璃镜,很快便引起一些大户人家妇人和小姐的注意。

实际上玻璃镜在华夏大地上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又叫琉璃镜,它们是被来到华夏大地的西方国家商船带过来的,由于玻璃是易碎物品,商船在大海中颠簸很容易使玻璃破碎,能够抵达华夏大地的玻璃镜并不多。

玻璃镜在华夏大地上堪称是珍品,售价非常高,一般只有达官贵人家中才有。

广州位于华夏大地最南方,与西方人接触最多,广州城里接触过玻璃镜的人也不少,江赐、夏景山、梁新等大户人家中都有一、两块玻璃镜,被当做宝贝好好存放起来,担心磕到碰到。

而且这些玻璃镜尺寸都非常的小,长宽不会超过十厘米,基本上都只有手掌大小。

尺寸大的玻璃镜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碎,西方商人渐渐的就不运输大块玻璃镜,只运输小块玻璃镜,即便只是小块玻璃镜,在运输过程中也碎了很多,但只要玻璃镜成功运输到华夏大地,身价百倍增加。

玻璃镜出现在华夏大地上的时间大致在明代,但玻璃出现在华夏大地上的时间要早很多。

华夏大地上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c左右,而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它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c。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

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古代中国人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

古人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明代开始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华夏古代玻璃虽为华夏古人的独立发明,但其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

这是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宋锦 我的五百万呢 山海阴阳录 忍者战争 佟氏小妾 尘梦狐仙记 万古帝婿 天地生吾有意无 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 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