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朱秀学骑马(3/4)
?”
朱秀笑道:“《大唐西域记》记载太宗年间,玄奘法师西行天竺一路见闻,我打算以此为背景,作一本神异志怪类的话本,红孩儿便是其中角色,等成书后送与柴帅阅览。”
柴荣期待满满地道:“你的诗词文章我们已经见识过,话本传记倒还没见过,写成后派人快马送到开封,我定要第一时间拜读。”
赵匡胤嚷嚷道:“也派人给我送一份。”
朱秀鄙夷地瞟了一眼,这家伙似乎很喜欢占他的便宜。
“柴帅驻守长安,恐怕一时半刻回不去开封吧?”朱秀听出柴荣话语里几分言外之意,疑惑问道。
柴荣道:“我已经决定,返回长安后即刻上书朝廷,请求调回开封任职。”
顿了下,柴荣面色凝重,沉声道:“近来朝廷局势波诡云谲,官家和辅政大臣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父帅失去天雄军兵权,留在开封,夹在官家和史弘肇、杨邠等人之间,我心里始终不放心。”
朱秀心中“咯噔”一下,神情变得很复杂,低下头沉默不言。
赵匡胤附和道:“来原州之前,我接到家中老父传信,谈起如今朝局,老父也是唉声叹气,说如今的朝堂,国舅、三司使李业,兵马押司官聂文进,新任飞龙使郭允明,宣徽北院使王峻,四人号称四大隐相,官家用这四人与辅政大臣争权,整个朝堂围绕这两派分为两边,水火不容,斗得不可开交。
史弘肇、杨邠自恃顾命大臣,专权擅断,与官家矛盾深重,苏逢吉老狐狸早就投效李业一伙,郭帅夹在史弘肇杨邠和官家之间,还要应付李业等人的打压,日子着实不好过啊~”
“正因为如此,我想尽快回到开封,就算不能为他排忧解难,也能陪伴左右,有任何麻烦困难,我父子共同承担。”柴荣叹口气道。
赵匡胤两手往后撑着地,两腿岔开,懒洋洋地仰面晒太阳:“如果郭帅能以领军之名去邺城坐镇最好,既能避开朝局纷争,兵权在手又能确保自身平安。”
柴荣苦笑摇头:“如此自然最好,可天雄军已被交到高行周手上,即便高行周日后以病体沉疴为由交出兵权,也不可能回到父帅手中。”
“天雄军事关邺城安危,邺城又关乎河北安危,河北若有失,朝廷危矣!高老王爷的身子骨,只怕难承重担,希望将来官家能明智一些,就算不让郭帅领军,也要派一位得力之人镇守邺城....若是派李业、王峻之流....呵呵,契丹人只怕做梦都要笑醒!”赵匡胤满脸讥笑。
“唉~希望如此吧~”柴荣盘腿坐着,凝目远望西北边起伏的山脊线。
赵匡胤刚想说什么,发觉朱秀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言,伸腿踢了踢他:“喂,你小子耷拉脑袋想什么?莫不是春心萌动,在想哪家姑娘的身子?”
朱秀老脸一红,狠狠怒瞪他一眼。
柴荣笑道:“朱秀年少,又向来洁身自好,只怕从未见过什么莺莺燕燕,你可不要胡说!”
赵匡胤戏谑道:“柴帅有所不知,某人这两日,一到傍晚就成了护花使者、跟班小厮,净往那西边隐蔽的草洼跑。孤男寡女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只怕该见识的都见识过了....”
朱秀羞臊大怒,抬腿朝他猛踹一脚,赵匡胤腰一扭躲过,哈哈大笑:“瞧瞧,被我说中了恼羞成怒!”
朱秀攥紧拳头,涨红脸怒视他,这个碎嘴的下流胚子。
柴荣来了兴趣:“此事我怎么不知?其中又有何隐情?”
“柴帅我跟你说....”赵匡胤凑到柴荣耳边一阵嘀咕。
朱秀咬牙切齿,望着两个八卦的家伙用古怪眼神盯着他嘀嘀咕咕。
“哈哈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