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视察国子监(中)(2/2)
写的那篇,其余的几十篇并未见到明文记载。
王朴在平边策中,建议郭荣先攻取南唐的淮南地区,以此为前沿基地攻取整个江南,之后依次收复闽、广两地,之后再攻取巴蜀。
等到南方平定后,再挥师北上,先击败契丹收回幽云,割断契丹与北汉的连接处,最后再收复割据山西的北汉。
说白了就是一个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但李延庆并不认同王朴的平边策。
因为按照历史,王朴觉得是软柿子,需要最先攻取的南唐,其实却是块十足的硬骨头。
郭荣自显德二年年底开始攻打南唐,战争一直持续到了显德五年的四月,接近两年半旷日持久的大战。
南唐之战虽然一开始顺利,但南唐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依靠着割据南方几十年积攒下的人力物力以及威望,将周朝拖入了残酷的拉锯战之中。
郭荣不得不三次亲征,耗费数不尽的钱粮和人命,最终也才拿下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十四个州。
战争导致两国都元气大伤,周朝无力渡江消灭南唐,南唐则是彻底陷入衰落仅能据江而守,后来被北宋摘了桃子。
而王朴认为是硬骨头,需要在统一南方之后再攻取的幽云,却相对好打得多。
在历史上王朴死于显德六年的三月。
就在那年的四月,郭荣违反了当初王朴制定的平边策,在南方还未平定的情况下,亲帅大军北上攻打契丹。
沿途城隘无不望风而降,郭荣兵不血刃就收服了三关三州十七县。
只是当时郭荣身体突然急剧恶化,不得不仓促退兵,回京之后不久便溘然长逝。
而且这平边策,在李延庆看来,极有可能就是郭荣本人的意志,只是假借亲信王朴之口说出来罢了。
根据李延庆这些天对朝中的了解,他很清楚郭荣是一个极有主见,且不愿放权的皇帝,朝中大小事务都须经他之手。
平边策这种国家的大方针,郭荣不可能完全按照王朴的构思来,从郭荣最后舍弃平边策的战略即可看出这一点来。
郭荣应该是通过南唐之战发觉,南方各国并不是软柿子,不是说打下就能打下的。
而且在郭荣发动南唐之战的时候,北方的契丹和北汉也是一刻都未停息,月月出兵骚扰周朝的后方,使得周朝需要分心防御契丹和北汉,无法全力攻打南唐。
所以郭荣最后才会在未统一南方的前提下,亲帅主力北上攻取幽燕。
李延庆看着洁白的宣纸沉思了半晌,这会是自己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