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十一章 以工代赈

第十一章 以工代赈(2/4)

目录

后东家就已无踪无影,脚店也开不下去,小的上没多少钱,城里也没有用人的地方,半个多月后钱花光了,饥饿难耐,只好出城偷了两只鸡。”

韦江沙哑着嗓子颤巍巍地说完,想从眼角挤出点眼泪来,却怎么也挤不出来。

李延庆牢记职责,不为所动,依旧沉着脸问道:“你所言是否句句属实?本官已派人去告官的户主那取证,若是你有半句虚言,即便你罪不至死,本官恐怕也难以保你命。”

韦江当即高喝:“小的句句属实,绝无虚言,还望官人明察啊!”

李延庆对士兵摆了摆手:“先押下去,等候发落,带另一名囚犯上来。”

两名士兵当即将哭嚷着的韦江拖出了衙门。

“你们可记录好了?”李延庆转头看向右手边并派坐着的两名孔目官。

按照惯例,一名囚犯的供书需要誊抄两遍,一份上交,一份自留。

孔目官戴景放下笔:“回推官,已记录完毕。”

“很好。”李延庆点了点头,问道:“这通淮门旁,确有通济脚店?”

“通淮门旁确实是有这么一家通济脚店,目前已经歇业。”孔目官娄斌也将细毫搁到笔架上:“听闻那东家是江宁人氏,能从江宁府弄来好酒,故而在城中生意极好,下官也曾去那通济脚店吃过酒,不过觉得味道一般,便只去过一次,故并不认得这韦江。”

戴景出声附和:“下官也是,并不认得这韦江。”

李延庆再度问道:“那你们觉得这韦江的供词是否为实?”

戴景轻声回道:“下官觉得还算可信,家父自上月初起,就在全椒城外开设粥棚,确实有不少如韦江这般给人做工的帮佣来吃粥,但究竟实如何,还得看司马参军带回的证词。”

说罢,戴景又补上一句:“不过下官家中存粮现已告罄,粥铺也在十前就已拆除。”

开粥棚,这戴家家底恐怕相当厚实,应该是怕周军上门征粮,故意开设粥棚掩人耳目......李延庆心中猜度着。

此时,士兵拖着第二名囚犯进到衙门内,李延庆与两名孔目官再度忙碌起来。

李延庆审讯速度极快,下午申时刚过,就已完成了二十余名囚犯的审讯。

这些囚犯都是清流县人,李延庆拿到供词,只等司徒毓拿回证词,两相对照,便可初步判刑结案。

李延庆本来也不想如此草率结案,但在目前人手不足、监狱爆满的况下,也是无奈之举。

而且周朝新占滁州,朝廷一再强调要以仁政待民,李延庆认可朝廷的政策,将不少无辜或者轻罪的囚犯长久关押下去,并不符合仁政的理念。

这二十名囚犯大多是没有耕地的城市居民,城内百业凋零,这些人沦为失业人口,加之城内物价飞涨,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购粮生存,迫不得已偷盗打劫。

李延庆现在头疼的是,这种类型的囚犯绝对不是少数,而且滁州城内此刻也许还有不少处于犯罪边缘的失业市民。

将这些囚犯施加刑罚并放出监狱后,该如何安置他们,又该如何杜绝此等犯罪?

推官衙门主房旁有两间本是卧室的耳房,李延庆审完囚犯后,进到左耳房,躺在上小憩。

赵匡胤这厮很贴心嘛,连都备好了......

望着透过纸窗的蒙蒙阳光,李延庆灵光乍现,突然想到了一个好法子:以工代赈。

原来的滁州州衙被烧毁,现在的临时州衙是一处豪宅,虽然排场足够,但却不够庄严,而且屋舍的布局也完全和衙门搭不上边,若是重建州衙,那便可以安排这些囚犯就业。

待到新州衙建好,滁州城内的各行各业估计也会初步恢复,届时这些囚犯们要找到工作也并不困难。

这主意不错,李延庆越想越觉得这法子靠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精灵之虫王崛起 修仙家族不能飘 我和大明星闪婚的日子 修仙三百年突然发现是武侠 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 横推世界的暴力剑仙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非正常音乐家 全职法师之从亡灵开始 一个人砍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