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歹毒阴损的主意(1/4)
从出了保定府到过了邯郸,总共四五百里地的距离,车队足足走了二十来天,平均每天的行程不到三十里。
车队走的如此之慢,时间主要耽搁在收治流民上了。
一路南行,车队穿州过县,跟随在车队后面的流民不断增加,流民每增加到一定的数量,车队就得停下来,对新增的流民进行清洗、换衣、整顿。
这些事情,虽然车队已经干的轻车熟路,先前救治的流民也能帮忙,但仍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随着跟随车队的流民人数上千,粮食的消耗变得很快,每到一个州县都需要采购粮食。
物资的采购,只要价钱到位,粮食、食盐、肉类家禽都好买,有钱也买不到的,是流民需要更换的衣服。
古代的社会,是真正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像是服装这类商品,一些州县城内的成衣铺,根本没有几件存货,好多成衣铺,都是接到成衣订单了,才开始按需求制做,平时店内最多挂几件样品。
这也是当初在保定府城外,文启东明知道会有麻烦找来,也想等那三名成衣铺掌柜送衣服出来的原因。
一路上的州县,由于地方太小,商业不繁华,想购买大批量的成衣都没有。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文启东采购了大量的布匹,让流民中的妇人制作成衣,为了鼓动其积极性,十件合格的成衣,文启东給一两银子的工钱。
这对那些流民中的妇人来说,可是天价的薪酬了,一时之间,不但妇人们的干活积极性高涨,就是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一大截。
车队到达邯郸时,跟随的流民已经达到二千多人,这么多流民,可进不了邯郸城,离城还有五里,就被城内出来的卫所兵丁阻拦。
要不是这几千流民有吃有喝还有人管理,出城的官兵就会直接武力驱逐了,就是没有直接动手驱逐,车队和流民也被挡在离城几里之外,不准靠近府城。
其实不单是邯郸城如此,自从再保定城外收留几百名流民起,车队就再也没能进入过任何一座州县城内。
物资的采买,都是文启东花费了高价,让城内商户把采买的物资送出城,车队在城外接收的方式进行的。
一路上,随着收治的流民增加,为了保证流民的供给,车队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到了邯郸城外时,车队的车辆已经达到了五十多辆。
这样规模的车队,加上几千的流民,邯郸府城的官员,当然不会让文启东进城了。
现在,对于文启东这个道士的来历,对沿途的官府来说,已经不是啥秘密,凤山真人的大名,随着封赏的圣旨出京,沿途的官府都已获知。
主要是文启东闹得动静太大,花的钱也太多,一路上早已惊动很多有心人。
那些官绅势力,因为有着朝堂的消息来源,很快就探知了文启东的官面消息。
知道一路南行的道士,就是救治了皇帝的哪个道士,已经被皇帝御赐道号凤山真人。
被皇帝御封为真人,加上其和九千岁的关系,沿途的官员,都是抱着不招惹也不亲近的态度。
这也是文启东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不见各地官府出面干涉,也是那些官面上的势力,没有对车队下手的原因。
要知道,现在的车队,几十辆大车可是一直保持满载的状态,五十多辆车马加上那些满载的物资,可是价值五万两银子以上,绝对的一块大肥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明知靠近车队危险,‘恶鬼’专杀靠近车队的人,可沿途的江湖好汉,还是挡不住大堆的银子行走在荒野上却没有护卫的诱惑。
竟管不能进邯郸府城,文启东还是在府城内进行了大采购,足足五万两现银的采购,直接把车队的车辆增加了一倍。
这一下,车队变成了移动的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