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旅程(五)(3/4)
地的
口味差别如何调整?再说了,现在华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面食,你又怎么能确定咱们酒都面能够突出重围?”
“未来永远都属于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人。”陈子安带着一丝光芒,“品牌的营销,地方上的支持,对商业机会的洞察,一个产品的成功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然像煌上皇这样的地方特色卤味都能够走上上市的路,酒都面为何不行?”
“难道说,许书记对酒都的面食没有信心?拉面,烩面,小面,不口否认,其它地区也有自己的特色面食。可有哪个地方的面食像酒都面条一样,每一种口味都单独熬制一口汤底?这就是咱们的特色!”
“全酒都人民早餐对面条的热爱并非没有道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用互联网的渠道将酒都面的品牌宣传出去,让全国的人都知道。”
“再说到口味差别,我想问许书记一个问题,您吃过海捞火锅吗?”
“之前在简城开会的时候,吃过一次。”
“许书记觉得如何?”
“味道上一般,服务方面很不错。”
“海捞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了,不同的地方都做了口味的调整,听说生意还不错。”陈子安道,“如果我说海捞未来上市的话,市值能超过4000亿,许书记信吗?”
“不可能!”许青松脱口而出。
“互联网时代,市场对于一个企业价值的估计,利润已经不是主要的参考因素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内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都选择在米国那边上市。”陈子安道,“只要能抓住大家的胃,没有什么不可能。”
“如果三千面馆以后真能在全华国开上三千家门店,许书记还觉得200亿的目标遥不可及?”陈子安道,“王志强书记在这方面就比你要看的远,毕竟,人家才四十岁,思维没这么僵化。”
“哼,谁告诉你我思路僵化了!我要是对互联网没有研究,还能和你聊这么久?”许青松吹了吹胡子道。
“可在许书记心中,有些概念还是根深蒂固,就像您说的,您只看中短期利益。我明白,你毕竟快要退休了,长远的目标对你个人来说,用处不大。做好了,说不定是下一届接班人的功劳……”
“我没你想的那么狭隘!”许青松干咳了几声,打断了陈子安的话。这小子,非得把自己老底给揭穿?
“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陈子安笑着打趣道,“许书记,您知道吗,王志强书记可是举双手赞成我的三千面馆计划,前两年的营业税全免,前三年门店的租金全免,还有政府的专项资金补助……”
“这么好的条件,你为啥不过去?”许青松眯眼看着陈子安。
“作为从酒都出来的创业者,我当然希望还是能为家乡做些贡献。”陈子安肃然说道,“如果家乡政府能支持我的话。”
“废话!我们当然支持!”
“那优惠方面?”
“简城那种政策,我们做不到。”许青松想了想道,“营业税和资金补助没问题,三年的门店租金免除,这个不可能。”
“那两年?”
“也不可能。”
“不会吧,许书记,您好歹也是二把手。向上面申请下,田局也帮忙背下书,我觉得没啥问题啊?”陈子安叫苦道。
“而且,咱们可以签署业绩对赌协议。若是五年之内,三千面馆无法实现上市,这几年政府给的补助,我们全额退还。”
许青松和田贵对望了一眼,均是眼前一亮。有这样的合作协议兜底,上面过项目的话,就好操作多了。
“你这提议不错!小陈啊,互惠互利,咱们政企之间才能更好的发展嘛。”许青松摸着短须,笑容灿烂,五年,自己应该还没退下去,若是真能做成一个上市公司,就不用愁以后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