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京城会试(3/4)
说:金举人,银进士。
仅从字面理解,好像举人比进士强,毕竟金举人嘛。
其实不是这样理解的。
举人的级别与地位低于进士,而且举人属于朝廷的官员储备人员,绝大多数举人只能是乡绅,而非朝廷正式官员。
中了进士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能入朝为官,七品起步。
就算当年做不了官,排队等上两三年基本上也能排上。
金举人,银进士其实指的是上榜的难度。
中举的机率相当低,那是因为秀才太多,所以竞争自然很大。特别是像江南这种读书人较多的地方,竞争更是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
但中了举之后,考进士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毕竟举人不比秀才到处都是。
每一届会试录取的人数都是不固定的,影响录取名额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朝廷当下里对于官员的需求量,二是当年参试考生的数量,根据一定的比例录取。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录取比例大约在十分之一左右。
相对于乡试来说,这样的录取比例已经很高了。
会试,乃是科举最高规格的考试,一旦上榜便称为贡士。
接下来还要参加殿试,但殿试只是排个名次,与录取无否无关。待到殿试放榜,便正式拥有了进士功名。
会试一般分三场举行,一场三日,共计九日。
考试的内容与乡试一样,一般就是考四书内容、五言八韵诗、五经以及策问。
当然,重点还是策问。
历史上,很多大才子之所以中不了状元,甚至中不了进士,就是输在策问上。
策问,乃是做官的基本,考的是一个人对于国家、朝廷、天下大事、民生甚至军事等等方面的见解。
简单来说就是政见。
这一点,便与才学关联没那么大了。所以,人们常用状元之才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学,其实并不恰当。
比如李白,比如苏轼,都不是状元,但历史上有哪一个状元的风头能与之比肩?
会试结束之后,所有考生的卷都要弥封,只留下一个编号,以防有考生买通考官作弊。
除了弥封之外,为了防止从考生的笔迹认出考生的身份,还要由专人校对,再誊录一遍,最后才交由一众考官交叉阅卷。
这样,便能最大限度防止作弊的可能。
会试一结束,一众考生便如出笼之鸟一般开始放飞自我。
毕竟,考试那九日简直比坐牢还要难受,牢里好歹还有伸直了睡觉,可那小小的号棚长又小又窄,睡觉也只能蜷在一个长不过五尺的硬木板上。
再加上连考九天,那是又费体力又费精神又费脑。
好不容易考完了,当然得好好放松一下,毕竟都是举人,百姓口中的老爷,好歹都有点银子,不像秀才那样捉襟见肘。
这一次,周羽门下的学生共有六人参与了会试,分别为:孙礼、付从之、郭胜泉、韦一山、刘丛、池子建。
在客栈休息了两天,孙礼邀请了平日里比较要好的付从之、韦一山一起出去喝酒放松。
来到京城,当然得去闻名天下的秦淮河畔见识一番。
有人戏称说,秦淮河的河水都充斥着一股子醉人的胭脂香。
如果白天去游秦淮河,恐怕会失望,因为它与普通的河流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
但一到晚上,那便是另一番景象。
灯光通明,车来人往,大大小小的画舫或泊在岸边,或在河中乏舟。
这里,汇聚了全京城最有名的青楼、勾栏。
京城十大名姬,有八个就在秦淮河畔。
一出门,韦一山便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