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这个范宝印不简单(1/2)
“范宝印,说说你的履历!”在去盐城的船上,赵似盯着范宝印问道。
“是陛下。”范宝印坐在一边,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臣是江宁府县人,天启四年由钟山书院考上成均大学。天启七年,国考乙科第四十七名,入翰林院天启七年国政研修班学习...”
国考中甲科是司法官,乙科是政务官,丙科是特事官。甲组最激烈,但乙组也不差,丙组属于前两组都考不上后,无奈之下的咸鱼科。
能在乙科考中第四十七名,确实不差。
“你这个成绩,应该可以进庶吉馆,为何没有选中?”
“回宇文官人的话,属下有些偏科...某一科只是中下。翰林院就没有录取属下入庶吉馆。”范宝印不好意思地答道。
国考成绩按照分数划等级,分下、中下、中上、上、特五级,中下等于是不及格。你有一科不及格都能考到四十七名?是那一届考生不行呢?还是你太妖孽?
“你继续。”赵似不动声色地说道。
“是陛下。臣在研修班学习半年,又去度支部观政半年,天启八年被指到淮东郡宝应县任度支局都事,天启九年迁右县丞兼度支局都事。天启十年除度支局都事,以右县丞兼县主簿。”
哦,范宝印成均大学毕业,国考成绩又靠前。翰林院国政研修班学习,比庶吉馆只低那么一档。学历、履历都很扎实。分下来后肯定是重点使用,优先提拔。
先是负责一县财政,一年后迁升副县,去年还兼任县主簿,等于县衙秘书长。这份履历非常拿得出手了。
“去年年底,盐城县知县出了事,郡里不知为何,把臣调去盐城权知县事。”
按照新官制,各县乃至各州,所以四品州级以下官吏的考成和迁黜,统统由各郡负责,只需要向吏部报备,然后吏部随时会抽查。
吏部只管三品以上,直隶州知州、布政副使、布政使等郡副官员的考成和迁黜。唯一的例外就是直隶州副职官员的任命,郡府决定后必须由吏部审核。审核不过就无效。
“你去了盐城,搞清楚了自己为何凭空得了一顶知县的帽子?”赵似问道。
“回陛下的话,臣搞清楚了,跟陛下去盐城暗访的原委一样。”范宝印小心地答道。
这个小机灵鬼。
赵似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问道:“范宝印,你在县里任事三年,觉得新官制下,县一级衙门,有何弊端?”
范宝印抬起头,微张着嘴,他万万没有想到,官家会突然问他这个。他还以为官家会追问淮东盐业现在的弊端追问下去。
他迅速把脑子里乱糟糟的东西厘清,然后开口答道。
“回陛下的话,依臣的愚见,新官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各司其职,百姓想办事也知道找谁。尤其是亲民堂和各县官、各局主官轮流坐值的制度,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真正的亲民之举。”
赵似静静地听着,知道他夸了一通后该说弊端了。
“臣觉得,新官制最大弊端是机构太多,人浮于事。时间久了容易大家互相扯皮,而且现在又有了冗员的迹象。”
“哦,冗员迹象?你细说一下。”赵似继续追问道。
“是陛下。”范宝印答道,“臣此前说了,县一级机构太多,真正办事的就那么几个局,其余的都是悠闲衙门,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偏偏又旱涝保收。于是有正式编制的不想做事,可再悠闲还是有些杂事需要处理,于是就招募白身充任杂役...”
范宝印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赵似,发现他神情如常,于是继续往下说。
“这些白身待遇不好,跟新官制前的小吏杂役类似。于是就想着法捞钱...各种害民之举又开始重现。于是县衙里一堆的官吏只拿俸禄不做事,下面一堆的白身却不做正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