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成立研究生班(3/4)
经济学院大三大四的学生都想成为孟青善的学生。
在这期间,孟青善碰到了一件令他尴尬的事情。
在某所高校的讨论会上,孟青善非常欣赏一名大四学生的经济学功底,一时没忍住直接向这位同学发出了邀请。
结果那名学生非常骄傲的告诉孟青善,他的第一目标是去米国留学,然后安慰似的告诉孟青善,如果自己没能成行会考虑做他的学生。
孟青善听了这货的话,哪里还不知道这小子是个觉得洋奶比娘奶香的家伙。
马上以自己被这小子伤了自尊,他已经被自己拉入黑名单,这辈子都不会收他做学生为由,告诉这小子:哥是个小心眼,你以后没机会了!
这件事情不但给孟青善敲了个警钟,他看上的学生一定不能着急先说出来,必须请本校进行彻底考察之后再说收不收。
同时孟青善第一次向某位学生发出邀请被拒,也成了孟青善的黑历史,被各大高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
没办法,谁让这家伙名气这么大,就连抢学生抢的自己学校领导都默许了呢。
好不容易知道这货吃了瘪,各大高校的经济学老师们那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差拉条幅庆祝了。
孟青善对此倒是无所谓,他暗自提醒自己,收学生一定要谨慎,一直说自己收学生不要崇洋的,自己差点把开门弟子弄成和这样的家伙。
虽然说学生希望出国留学无可厚非,但是孟青善却非常清楚,一旦这些学生出国留学,不能说他们本性会变,但是他在国外学的东西肯定是跟国内利益相抵触的。
因为孟青善曾经在米国学习过一年,知道米国经济学教授的都是些什么知识。
他们教授的知识不能说不对,但是那些知识肯定是对米国有好处的。
就比如说他们告诉你,在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下应该如何顺应大势赚钱。
按照他们那样做确实能够赚到钱,但是那样做的后果,其实就是在配合米国财团和他们各种印纸,以及货币政策收割全世界。
很多国内出去回来的所谓经济领域的精英,都认为那样做是对的,如果不按照那样做就是违反自然规律,人为干涉经济运转。
其实他们都不想想,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
还不是先是由米国那边人为的印纸,认为的制定出货币宽松或者收紧政策,逐渐发展成的一种经济势头么?
这时候你说尼玛的人为干预就是违反市场规律,简直就是被人灌屎灌傻了。
或者他们非常清楚人家的圈套,但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们装作被人骗了,闷头去做那些洋鬼子的帮凶,在洋鬼子收割自己国家的时候,他们趁机捡个仨核桃俩枣。
所以,孟青善对从过来回来的那些精英不是抵触,而是前世的经验表明,那些人中真正明白人有,但是被利欲熏心的家伙更多。
孟青善第一次邀请学生被拒,也成了孟青善每次到大学开座谈会,被那里学生调侃的一个话题。
他才刚三十岁,跟这些二十出头的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加上孟青善之前来讲过几次课,uu看书每次学生提问期间他都没什么架子,能和学生非常愉快的沟通。
这天孟青善到了北方一所著名大学,在座谈会刚开始,一名大四男生就站起来想孟青善提问:
“请问孟老师,您觉得人遇到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起来。
很明显,这帮学生已经把用这件事情调侃孟青善当成了保留项目。
孟青善跟着大伙一起笑了一阵,然后对那位男生说道:
“好吧,你们其实一直以为我当众被学生拒绝十万遇到最尴尬的事情。
其实最尴尬的事情跟收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