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退敌玖(1/2)
此际,萧平安也已看出。何济升剑法千变万化,飞旋之间,一个个人影重叠在一起,竟似凝立不动,分明有几个基本之形,不断反复,与本门“回雁八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放更是暗自点头,昆仑派这“玉京长生剑法”果然有古法的影子。与自己所创剑法对照,岂止是大有裨益,简直是雪中送炭,醍醐灌顶。今日看这一套剑法,自己古法剑意必能更进一步。
他在临安便听道济大师讲,昆仑派“玉京长生剑法”脱胎于古法,早想一见,不想今日竟有此良机,能自昆仑派六绝之一的何济升长老身上偷师。
何济升全然蒙在鼓里,兀自孜孜不倦,不断尝试将剑法向前更进一步。他对此人便是寄幽怀早无怀疑,更不会想到沈放竟是意图偷师。武功一途,有内功、招式、功法。单看招式,不懂功法,绝无可能偷师学艺。否则江湖中人,哪个不与旁人交手,武功一露,便被别人偷学去,如此武功,又值得什么钱。
可眼下偏偏有两个奇才在此。沈放对古法古武浸淫已久,剑法一道,更是已触到意剑门槛,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而萧平安眼下却是“明神诀”第二重,“神府玄藏、明心见性”见则明,习则通,虽不至于一看就会,但看过一遍,悟到的其中关键,也是远胜常人。
何济升又出手几招,剑法忽乱,他已至极限,强行推升,不进反退。再坚持数招,招式越来越不成型,终于长叹一声,停手立在原地,呆若木鸡。
沈放微微一笑,道:“马马虎虎,你来看。”慢慢伸手,在胸前虚划了一个圆。
何济升本极沮丧,但见沈放伸手指画圆,显是有意指点。情绪激动,大睁双眼,唯恐遗漏了一点线索。但沈放这一指看似简单,却是全然不知所指,更不知与自己剑法有何关联。
沈放一个圆圈画完,随手一挥,道:“去吧。”
何济升百思不得其解,有心再问,但前辈高人显已下了逐客令。偷偷一瞥米元泰,米元泰一脸茫然,也对他摇了摇头。两人不敢再行纠缠,躬身行礼,转身出了院子。
强敌既去,德秀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夸赞道:“沈兄弟,你这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的本事当真是天下少有。”
叶素心哑然失笑,道:“你这和尚,三番五次救你性命,居然还如此毒舌。”
慕小倩啧啧称奇,道:“你这易容的本事也就罢了,学人说话也如此厉害?”
扮作沈放模样的蒋青也是赞道:“沈公子,神乎其技。”
柴霏雪仍在生气,听人人夸赞,心下更恼,冷哼一声,道:“鸡鸣狗盗,难登大雅之堂!”
德秀笑道:“管他鸡鸣还是狗盗,能救命便是大善。”
萧平安却是忍不住道:“你对他画个圆圈,究竟何意?”
叶素心也是奇道:“莫非你真的点拨了他什么?”
沈放一脸怪笑,在寄幽怀面孔之上,却显高深莫测,呵呵笑道:“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他若能悟出什么,那也是他的本事。”
注:沈放的口技之道屡建奇功。口技起源甚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经常必须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战国有“鸡鸣狗盗”典故,便是口技的应用。口技作为表演艺术不晚于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鸣”。1131年,宋朝兴起口技隔壁戏,以八尺屏障为隐身,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人坐屏障中,以说、学、逗、唱和模仿动物声音为主,只听其声,不见其人。宋徽宗年间杭州有民间口技艺人“刘百禽”,他能学很多鸟叫和禽兽叫,学得以假乱真,因此人们称他为“刘百禽”。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的杭州就已经有了口技演出团体,口技以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开始在社会上流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