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2/5)
此时所谓没权没势又没钱的冷衙门,就有出版局的一席之地。
当然,话说回来,各个出版单位在发出刊物之后,如果出了事,比如内容涉及银会涩情等情况,被很多人举报,造成恶劣影响的话,有关部门也一样会出手整顿,比如限令整改之类的。
可有意思的是,这种能对具体出版单位进行罚款整顿之类的上级单位,一般都是当地的文化局或者公安局,出版局大都是凑数的。
也就是说,此时国内的刊物出版,审核方面基本都是看出版单位自身,也叫自查自纠。
但出版单位自身呢,此时也都没有一个严格且普遍的自查自纠制度,都是自说自话,自己有自己的一个衡量标准,或者叫规章制度。
比如此时一个出版社的所谓稿件审核,一般都是总编拍板后,就可以直接发行,没有什么二审三审的。
后世出版单位普遍实行的三审责任制,这时期根本就没影子。
甚至很多出版社跟杂志社的社长,都压根不管图书杂志的具体出版工作,责任基本都压在总编身上。
所谓的总编负责制,才是这时期的主流。
这样做的好处是,内容审核更宽松,创作更自由,坏处就是太过宽松,太过自由。
所以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出版业的审核环境,那是相当的宽松,出了好多「批判文学」跟「伤痕文学」,根源就在于审核制度的特别宽松上。
曹志强决定出杂志后,不但定了杂志出版的基调,也就是所谓的震惊体,但同时也定了另外一个基调,就是双重三审责任制。
也就是说,以后杂志社要出杂志,里面收的稿件一定要经过责任编辑、副总编跟总编的三重严查,通过了之后,才可以编入杂志。
等这一期的杂志内容部编辑好之后,还要再经过总编先整体审查一边,确定没有问题了,再送给副社长审查一遍,副社长确定没问题了,再送给社长审查一遍。
社长通过了,才可以正式发行。
这就是双重三审责任制,或者叫六审制。
当然了,由于曹志强本身事务繁忙,而且他目前对知己杂志也不太上心,更多是提前占坑,以及让余德利带来的那批人有点正事儿干而已,别整天尸位素餐。
所以实际上,到了副社长陈家邦那里,基本就是终审,曹志强这个审核一般就是走走过场。
换言之,只要陈家邦审核通过的,基本就没啥大问题了。
毕竟陈家邦做了近二十年的厂长秘书,还是从六十年代过来的,经验极其丰富。
他不光待人接物方面很有经验,就连审核稿件方面,他也是很有经验。
也是,要是没有经验,他也当不了近二十年的厂长秘书。
所以只要跟陈家邦说好,让他从严审核,那就没问题。
曹志强对陈家邦的要求很简单,宁可作品无聊,宁可销量不好,也不能内容敏感。
反正曹志强目前真正赚钱的拳头产品是自己的图书跟自己的唱片,至于杂志嘛,先把刊号坑位占住,是否畅销赚钱,已经不重要了。
哪怕知己这个刊物销量不好不赚钱,也要继续做下去,因为这是一个能自己发声的传媒渠道,未来的力量不可小视。
而且等曹志强赚够了快钱,或者其他产业陆续发展起来,自然有办法让不赚钱的刊物畅销起来。
更何况,有了曹志强之前说的震惊体秘诀,知己杂志的发行,也未必不行。
可惜之前呢,曹志强
从没关注过知己杂志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第一版的内容是啥。
因此现在他来终审,其实跟看新杂志没啥区别。
这一看不要紧,大概看过里面的标题跟内容后,立刻就笑了。
因为曹志强发现,里面的标题确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