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为防不测,我要防患于未然!(1/4)
两天后,北平青年报就刊登了蔡玲对曹志强的专访,标题就叫《工作才是最高的荣誉,一个文科状元的自我抉择!》
看了这篇报道后,曹志强一阵感慨,感觉里面说的那个人,跟自己完无关。
曾经年少无知,被迫误入歧途,因为母亲亡故,幡然醒悟浪子回头。
然后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好好学习,顺便还把妹妹照顾的好好的,平时还乐于助人,日行一善,简直就是个活。
这也就罢了,关键这个活,参加高考后,明明成绩很好,却不填大学志愿,反而在上面写了一个“好好工作,建设祖国”。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活觉得比起上大学,继续安心工作更重要,因为这样的话,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他还要用这种事迹告诉大家,年轻人不是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也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只要肯脚踏实地,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分内之事,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也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主旨,已经跟蔡玲原先的主旨不同了。
报纸上的这篇文章,虽然也有蔡玲的“采访”内容,但在点评方面进行了更改。
整个文章的重点不再是曹志强本人如何优秀,而是曹志强考了市第一,却放弃上大学的真正目的。
说白了,这篇文章是在告诫年轻人,不要以能不能考上大学,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关键还是脚踏实地,量力而行,要尽早找一份工作,不要整天待业在家,游手好闲。
只要能找一份工作,并且踏实肯干,一样是在建设祖国,一样是在实现个人价值。
很明显,这是用曹志强成了高考状元,却放弃上大学这件事,来引导社会风气。
因为在这一年,由于城市的工作岗位严重不足,却又有大量的下乡青年回城,导致社会上有大量的闲散人员无事可做。
很多年轻人就跟曹志强一样,不上学,也不工作,就在家里以参加高考为名,整天闲在家里,这其实是一种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换言之,其实在这个时期,国的各大城市,就已经出现大量家里蹲了。
比如于媛媛的姐姐于芳芳,就是典型的啃老家里蹲。
只不过于芳芳从没想过用高考当幌子,而是心安理得的啃老,只想着找个条件不错的京城人嫁出去。
当然了,现在的于芳芳,已经不在家里住了,她已经堂而皇之的住进了曹志强给于媛媛买的四合院,跟于媛媛一起住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曹志强给于媛媛买的四合院呢,更大更舒服,而且住在那里呢,于媛媛不会整天说她这个姐姐。
相反,住在家里呢,不但地方小,而且还要整天看父母脸色,整天被父母说教,烦也烦死了。
同样道理,正因为社会上有大量的闲散年轻劳动力,却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收容这些年轻人,也导致了社会治安的迅速恶化。
当然了,社会闲散人员的大量出现,虽然工作岗位不足是主要原因,但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加大改革力度,增加服务业的岗位,就是个好办法。
比如蹬三轮,摆地摊,给人跑活儿等等,都是可以的。
或者可以这么说,在国家暂时还没法更多正规岗位的时候,让年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找活儿干,不要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而北平青年报上点评曹志强高考得了文科状元,却不上大学的事情,明显就是在往这上面引导。
这个立意,确实比蔡玲原先那个赞扬曹志强个人,赞扬曹志强发扬风格,主动让出大学名额的内容,要更加高大上一些。
“这分明不是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