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卑微老父亲(3/4)
老周家只有这么三口人在家里,蒸的豆包,馒头,花卷,糖包,加起来起码也要发三十斤的材料的。
还行的就是,这些事情,李素华也不是完全不管。
只是因为最喜欢的儿女们不回来,没有主动张罗这些的心气。
看到郑娟在忙的时候,李素华多多少少的还是会给帮一些忙的。鎔
等把这些都给忙的差不多了之后,时间也就到了腊月二十五。
也是周秉昆周末休息的日子,在家里忙着烀肉熬冻。
东北烀肉就相当于其他地区年前煮肉了,今年老周家的肉其实真的不少。
一共加起来有二十来斤,都是李素华看到周秉昆拿肉回家,就没让吃,肉冻上了之后,存在了外面的空水缸里存的。
把猪肉,排骨,肘子,猪蹄,这些不会串味的东西,都烀在一口锅里面。
不加盐,加点葱姜蒜,花椒大料,辣椒之类的把肉给烀熟。
东北传统,烀肉基本上都是加这几种调料,每家烀肉,可能就是在辣味上面有一些区别。鎔
不放其他调料的原因,可能也有其他调料没那么容易买到的原因。
这些肉都烀熟了之后,等过年的吃起来,做起来就方便了。
熬冻的话,就是做皮冻了,做皮冻的流程,在哪里区别都不大,就是单纯的比较琐碎,耗时间。
“周大娘,你们家电报。”
熬着皮冻的时候,听到了外面邮递员的喊声。
“小张同志你辛苦了,电报给我吧。”
周秉昆走了出来,对着邮递员说道。这个时期做邮递员还是挺辛苦,需要骑着个自行车,把信给送到每户人家里去。鎔
这还是在城里,如果在农村地区,可能一个乡镇就一个邮递员。
每天需要骑个自行车,跑遍乡镇的每个村。
“秉昆,邮递员刚刚来了是吗?”
周秉昆回到屋里之后,李素华也穿鞋下炕从里屋走了出来。
其他事情李素华没什么精神,但是对于寄到家里的信件,李素华还是十万个关注的。
“是过来了,送来一封电报。”
“谁发过来的呀?”李素华着急的问道,这次着急算是有道理的,发电报贵的原因,愿意发电报通信,基本上都是遇到了紧急的事情。鎔
周秉昆把电报给拆了开来:“贵州,周蓉。”
“你姐她说什么了啊?”
“爸在我这。就这四个字,我爸去贵州找周蓉去了。”
看到这里,周秉昆还是挺为李素华不值得的。
夫妻两个相濡以沫近三十年,两个人刚结婚李素华就冒着生命危险,跟着周志刚闯关东到了东北。
四年没有见面了,李素华想丈夫想的厉害,周志刚还是不回家找周蓉去了。
当然了看到周蓉发电报,就发这四个字,也有周秉昆开心的地方。鎔
发电报一个字三分五,四个字一毛四。
发电报发的这么抠门,说明了周蓉的日子,过的足够困难。
“好啊,去找周蓉了好啊,你爸这个老顽固终于想通了,愿意原谅你姐了。”
李素华拿着电报,激动的又含起来了眼泪。
“是啊,我爸这个老父亲,在自己女儿面前,活的也太卑微了。闺女和人私奔,本来就是闺女犯的错,犯错了还四年不和父亲联系,还要老父亲亲自找上门低头去。”
“这可是一个大喜事,今天晚上吃肉,庆祝一下。”心情好了之后,李素华指着锅里,烀好的肉说道,人都大气了起来。“秉昆,你说你爸,能不能给周蓉给带回来过年?”
“妈啊,你这时候不应该想周蓉能不能回家过年,你该想想我爸还能不能回来过年了。”对于李素华的盲目乐观,周秉昆继续的给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