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称肥肠刘(3/4)
一个经典菜,北方,南方都有做。
但是刘洪昌的做法,明显是偏向北方的做法,基本上是偏到东北去了。
然后酱油鸡,属于粤菜,标准的粤菜做法,又偏到最南方去了。
这东一个榔头,西一棒槌的,不是刘洪昌的学贯八大菜系,样样精通。
只是说明了,刘洪昌的厨艺,走的是野路子,不成体系。
“洪昌,今天菜做的不错啊,你这手艺是大有长进,尤其你这个溜肥肠,做的比以前更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刘运昌第一个夸道。
“是吗,我也尝尝,是比之前要更好吃。”吴小英同样给予了肯定。
“确实比之前要好吃很多。”
“今天的菜,都要比之前好吃。”
王翠兰,杨麦香也是纷纷给予肯定。
“哪里,只是一般,算不得多好,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刘洪昌真实的评价道,就是现在刘洪昌比原身的刀工、火候,各方面都要掌握的更好,按着原身的方法来做,今天的菜也不能多惊艳。
做了一桌菜之后,刘洪昌也就知道了原身的水平。
按着系统技能划分的话,招牌菜能达到高级的水平。
其他常做的菜,刘洪昌本身的手艺,也就是中级水平。
这个水平就是和这个年纪的傻柱比,都远远不如。
两个人都是有厨艺天赋的人,但是有传承的傻柱,就是要比没什么传承的原身,强上一个大档次。….
单比厨艺,这个北方小城,比起来京城,差距还是挺大的。
体验完了之后,刘洪昌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单位首先还是先,让自己轻松一点再说。
第二天,刘洪昌就是准备好好上班,到了之后,也没有往什么主任的办公室里面跑。
到了之后,就做着各种营业准备。
检查完厨具之后,刘洪昌就准备看下,这食堂的调料种类和品质。
没等刘洪昌看完,就有一个小伙,蹿到了刘洪昌跟前:
“师傅,师傅,听说你离婚了?”
这个小伙儿是刘洪昌的徒弟六子。
这个算是单位给安排的徒弟,就跟这个年代,技术车间每个老师傅都安排了带徒弟的任务一样,食堂的老师傅也有这个义务。
这种被动的师徒关系,虽然没自己主动收下,准备传承衣钵的徒弟,那么亲近。
但是没有疑问,师傅和徒弟,肯定是自己人。
“离了,不就是离个婚吗,我没什么事,你用不着这么小心翼翼的。”
看着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徒弟,刘洪昌宽慰道。
“师傅,为什么啊,你那媳妇,可是服装厂的一支花。”
这个年代,就流行这种称呼,一个厂,一个单位,一个车间就有自己的门面一枝花。
可以说跟后世每个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班花,校花一样普及。
“等你该懂的时候你就懂了,娶媳妇不是谈对象,女人只是漂亮就够了,其他的你就不要问那么多了。”
这个徒弟,其实也并不比刘洪昌小太多,六子也是二十岁的人了,很快也就应该考虑婚姻问题。
然后两个人就是各自忙碌,发面,揉面,擀面。
食堂虽然不大,但做的东西,其实还挺全乎的,面条,包子,馒头,米饭,有时候还会上饺子和混沌。
这个年代都是手工做,所以事情也是挺多挺杂。
又因为后厨就这么几个人,也分不清什么白案,红案。
可以说每个人的分工都没那么清楚,每个人都是什么事情都要做。
在这个国营二食堂,后厨的跑到前厅,前厅的跑到后厨帮忙,都是正常事。
当然了后厨这种地方,掌勺师傅,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