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九章 云南使节求亲(1/4)
“左兄...!”
“郑兄...!”
明德门前,礼部尚书郑九成和云南伪粱王的属下左德见了面,这位左德其实就是一名汉人,本来呀,左德是一名书生,心中也算是有沟壑,不过,去元朝科举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中过,这让左德心灰意冷。
嘿哟...这元朝科举呀,汉人不管你有多们高的学识,想要中举那是很艰难的,元朝科举真的是一言难尽。
从隋唐帝国开始,科举考试就逐渐成了社会上下层流动的阶梯,到了宋代流量突然加大,保证了社会精英能穷经皓首一心苦读,终生为统治阶层所用。
蒙古汗国其实早在窝阔台汗时期,就搞过一次“戊戌选试”,选拔了少量汉族儒生充实官员队伍。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元仁宗时代(公元1313年),元廷才顺应民意恢复了科举制度,然而仍旧坚持“四民分等”的分化政策,好事并没有办好。
无论考试还是录取,蒙古人、色目人都是单列进行,不与汉族同等考量。科目上,蒙古人、色目人只考两场,汉人、南人则需要考三场;录取时,蒙古色目为一榜,汉人南人为另一榜。
当然,如果你是家学渊源,汉化较深的蒙古人,想要考汉人的科目,这也是鼓励的,但放榜时,会被抬高一等录取。
那么录取名额是否按人口比例划分呢?
对不起,虽然汉人、南人的考生数,要远远超过蒙古和色目人,但是四类人的录取人数却是一样的,乡试与会试,总共录取100人,四个等级均分,各为25人,进入最终的殿试。
根据地域的不同,例如河南行省录取汉人会多一点,江浙行省则录取南人偏多一点,但全国总数中的比例,这是政策红线,决不能突破的。
对于注重教育、穷经皓首、立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汉族知识分子来说,这样的歧视制度,着实突破底线了,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
左德曾经心灰意冷的时候写过一首诗:
儒生心事良独苦,皓首穷经何所补?胸中经国皆远谋,献纳何由达明主?
是啊,朝堂上达不到“明主”,那就只有在草莽之间寻一个“大明”之主,敢教日月换新天了。
可是这位左德比一般的考生还要倒霉,蒙古入侵中原之初,就有掠夺人口的传统,元王朝建立之后,这种掠夺也并未停止。
那个时候,蒙古人必须要从汉地吸取人力物力,发展农业,才能使得这些城市的繁华得到维持。因此元代有“穷极江南,富夸塞北”的说法。
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气候恶劣,适宜农耕的地区分散,屯垦成本大,收益小。而蒙古人本族又往往不愿意从事农业,且农业技术也低下。因此元代蒙古高原的农业,主要依靠的还是被迁移或者抢来的汉人。
左德一次因为心情郁闷醉酒倒在路边,直接被人给抬走了,本来是要弄到北边种田的,可是谁知道,阴差阳错居然被弄到了云南,这云南已经说过了瘴气很多,左德中了瘴气,就在快要死的时候,梁王救了他,不但救了他,还发现了左德的才华,跟着就留在了身边。
这一留就是几十年。
“左德兄,匆匆一别数十年,风采依旧呀...!”郑九成笑着对左德拱手。
这两人其实曾经是一起赶考的举子,两人双双落榜,不过,郑九成运气更好,没有被卖了。
“九成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重回故土,再见故人,这次我可是带着和平的诚意来的...请看我的礼品。”说完,左德一指身后的大车小辆。
说真的,东西倒是挺多的,但是却基本上都是一些山中野货,根本就没有黄金白银这样的硬通货,说白了,就是来蹭回礼的,不过,左德这样说,你也只能听着,也不好回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