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猴子(2/3)
中午送饭时,杜守义看到聋奶奶正在屋里逗弄着易小安,他不禁问道:“小丫头怎么在您这儿?”
“她妈病了,我把她接过来,和棒梗奶奶两个一起看着。省得咱们宝贝丫头过了病气,对不对?小安?”说完她又逗弄起床上的小安来。
“要不晚上让她睡小北那屋吧,让一大妈也好好修养修养。”
“不行。你那儿又是猫又是鸟的,万一挠了怎么办?我和棒梗奶奶说好了,晚上你一大妈要是感冒还没好,就让丫头去秦淮茹那屋。”
老太太不知道空气调节仪,真要说起来,小安在自己家反而更安全,可这话没办法说。
留下了冰淇淋后,杜守义又到郭大娘家看了看,郭大娘处在漫长的自我恢复期,腿脚还有些不利索。
“你怎么又拿这么多东西?”
“替我们家老太太跑腿的。”
杜守义放下东西笑道:“也没多少,就是点糖火烧和水果。老太太说了,让您闲了在屋里溜达溜达就行了,下雨天别老想着往外跑。
面啊菜啊让您闺女女婿多跑跑腿,别总想着不要麻烦她们,该用时候还得用。”
郭大娘笑道:“哎,知道了。一直劳烦老太太她惦记着。”
“那是,您几位在她眼里可都是小丫头,疼着呢。棒梗他奶奶,孙子孙女都三个了,老太太时不时还喊她:小妮子,小妮子。”杜守义说的绘声绘色,把郭大娘逗得直乐。
逗了会儿闷子杜守义说出来意了。
“大娘,五九年那会儿,您这房进水了吗?”
“进了,”说着她往自己小腿处比划了一下,道:“都涨到这儿了。”
“今年的雨看着不比那年的小,怕是还要发水。
要是发水您上我们院避两天怎么样?我们那儿地势高,轻易淹不着,彼此还能有个照应。”
“这还是老太太让你来说的?”
“除了她还能有谁?也不是说肯定发水,兴许就是老太太一个没看准呢?我今儿来就是让您提前有个心里准备,到时候别慌别忙,咱有退路。还有,郭姐那儿也得提前知会一声,省得她到时候担心。”
等杜守义从郭大娘家出来时,她的眼圈是红红的.....
晚上,杜守义习惯性的到护城河边去溜达了一圈,看看水位涨没涨。这只是这两天养成的习惯,倒不是太了不得的事。
京都下大雨就怕漏雨塌房,都是些老古董房子,经不起雨水浇灌浸泡,但你要说淹死人那还真是少见。
说到这儿又要扯些题外话了。六十年代时,京都的下水排水系统比较陈旧落后,最古老的是明清时候铺设的。
在五六十年代,国家下力气进行了一番改造。当时参照的是老大哥标准,主要排水渠,按二十年一遇标准修建,而毛细小排水管道,是按一年一遇的标准建。你没看错,就是一年一遇。
当时预备的就是下了雨直接排走就完了,一个内陆城市,干旱年份一年只有两三百毫米降水,市内又有这么多河流、暗渠、海子,要那么强大的地下排水能力干嘛?
这种思路有没有问题呢?其实真没什么大毛病。
五九年也好,六三年也好,包括那些历朝历代数得着的水灾。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周围河流倒灌。
也就是说,周围排水河道涨太高,都超出京都地平线了。这种情况你就是按万年一遇的标准修建城市排水也没用,水根本排不出去。
京都周围有九十二个排水口,在平行世界的六三年时六十七个发生了倒灌。三分之一在往外排水,三分之二在往里倒灌河水,这种小学生应用题一看就明白了,不淹才怪。
说起京都河道,还要说点题外话。都知道梁思成夫妇为了保护京都古城殚精竭虑,他们被后世捧得很高。可是谁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