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夹寨(1/3)
三国雄儿传50、夹寨
钟会不是第一次经历战事,但这一次,他深感压力之大,远超昔日之和。
关城已经失守,汉、乐二城和黄金围这三处汉中重要据点魏军却迟迟不能拔取,姜维的军队趁势北上,同处汉中的敌我两军就会像在穴中争斗的两只老鼠一样,无处躲避,死死撕咬,直到决出胜负。
当年曹操率大军在汉中与刘备相持,只支撑了两个月就不得不选择向关中撤退。
连魏武皇帝都守不住的汉中,眼下却要钟会牢牢守住,最不济也要撑到司马昭进位晋王之后,才能够率军撤出汉中。
“曹魏、姜维、汉城。。”内心盘算不止的钟会目光深邃,沉吟低语。
过了许久,他才长吁一口气,慢慢转过身来,重新恢复了人前自信的神态。
立足全局谋一隅,抓好一隅为全局。
他已经在汉中布下了重重防线,宛如天罗地网,就看姜维这个老将,能不能撼动他的部署,一口气冲到他的面前了。
···
“当时风疾雪大、旌旗都吹破裂了,不时就有撑不住的人马掉队,天黑路远,人心不安呐,可大将军就在军中,身先士卒,他告诉众人胜利就在眼前!于是众将士同仇敌忾,怀揣一股着杀敌报国的血气,冒雪赶路,翻越险阻,直达关口······”
随着姜维率军夺回关城、击败魏军的露布捷报传回蜀地,朝野振奋,军中士气大涨。
身在涪城大营的姜绍也趁势抓住机会,亲自口述,授意尹曜连夜编写《雪夜取关城》的战斗故事,通过军中“故事会”的途径,在炎兴新军中广泛传播,以求达到人人传颂的效果。
这种故事本身不注重战争的真实细节,更多考虑的是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和宣传效果。
它将姜维前后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加工浓缩成“一夜风雪取关城”的传奇故事。
夸大风雪、道路等客观困难,增加行军、夺关的惊险环节,同时不忘丑化魏军将士残暴、愚蠢的人物形象,无形之中凸显大将军的英明坚毅和汉军将士的英勇奋战,让还没经历过战事的新卒闻之无不心潮澎湃、为之神往。
但姜绍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糅合百戏、侏儒倡优等表演把它改变成一种军戏,既可以用来军中娱乐,还可以潜移默化灌输思想。
这些日子以来,他深感大将军姜维除了掌握兵权之外,对朝堂人事、蜀中舆论的控制几近于无,所以想先从易着手的军中舆论入手。
只是自身的才华有限,帐下也无此等人才,加上事务繁忙,往来两地,计划中的军戏编排只能丢给尹曜等人摸索,暂时搁置一旁。
姜维夺取关城,很显然起到了振奋人心的效果,朝中也掀起了一波主战的热潮,朝堂开始一再明确主张要驱逐魏军、收复汉中。
因此姜绍的任务也很重,他已经私下收到风声,开春之后,朝中就要诏令涪城大营的新军分两批北上,奔赴前线作战。
看来,随着形式的变化,国中不少人也觉得夺回汉中的胜算很大,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汉中战事中大展手脚、建立功勋了。
而主战派居多的军中,更是出现了偏左压过偏右的情况。
姜维在夺取关城后,趁势派遣使者和少量精锐直驱汉城,冒死突围冲入城中传递军令、协助城防,以坚定城中将士坚守之心。
但与此同时,钟会派遣的增援兵马也源源不断抵达汉城,他们人多势众,挖长堑、筑重城,开始驱使军民修建夹寨,想把汉城围成铁桶一般,彻底断绝城中内外呼应。
辅国大将军董厥得知汉城局势,积极主张一鼓作气,趁着围城军队立足未稳之际出兵进攻,和城中蒋斌内外呼应突破包围,将战线推入汉中腹地。
而大将军姜维却认为当下正值寒冬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