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卷细纲(5/6)
克尼亚素来有伦蒂尼姆钥匙之称,西帝国联军重新策划攻势,以法军为前导,威军作为侧翼佯攻,发起了反击。
德克尼亚无力支撑,东帝国开始收缩防线,西帝国收复荷卢亚,战线反复在维多利亚中部地区拉扯。
由于战争陷入颓势,引爆了国内的派系矛盾和民族矛盾,再加上前线损失惨重,萨尔贡爆发大量危机。
可加人领袖伊扎克·沙米尔发动起义,建立第一个非泰拉人国家,可加苏丹国。
帕拉斯在李澄的授意下回到南陆,米诺斯大起义爆发,米诺斯复国,帕拉斯就任新的总督。
印地斯坦大叛乱,斐迪亚人和曼提柯人不甘于被萨弗拉人统治,发起了独立诉求。
殖民地新萨尔贡在战争期间遭遇严重压迫,发生了暴乱,解放主义感染者在新大陆发起武装起义,推翻了殖民政府。
艾伯图陷入两难境地,对国内派系统一进行分化镇压,并试图消灭国内叛乱,但由于世界大战的原因,这些努力均失去了作用。
年末,萨尔贡帝国无力支撑世界大战和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走向崩溃解体,伊娜姆叹息着放弃了南陆大哈里发的位置,宣称只保留萨尔贡皇帝之位。
印地斯坦联邦,米诺斯共和国,可加苏丹国,萨尔贡联合酋长国建立,并退出世界大战,自此脱离了萨尔贡的压迫统治。
南陆解体,萨尔贡此后一蹶不振,无力维持1095公约,相继失去了新大陆的殖民地,被迫与东帝国联盟单方面媾和,付出沉重代价退出战争,沦为区域性小国再无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失去了列强的地位。
哥伦比亚撕毁1095公约,回归北斯特兰,东陆联合帝国趁机向萨尔贡宣战,陆海军强行登陆,夺回瀛州。
西帝国遭遇沉重打击,菲利克斯被迫接管南线,伊比利亚两国重新倒向中陆。
南线战场压力卸除,哈尔利得以将全部军力压入西线,双方展开了三次德克尼亚会战,投入了超过10000辆坦克和各种飞机,1280门截城炮,将德克尼亚西部化为了地狱火海。
战役未能取得进展,东帝国严重受挫,卡西米尔国内出现巨大矛盾,无奈宣布退出战争,单方面与兰开斯特媾和,付出沉重代价,自此无力挑战维多利亚。
同月,拉特兰全境沦陷,梵蒂卡被攻陷,威塞克斯军队踏入了十字教圣城,教宗和赛琳等一众枢机要员流亡莱塔尼亚。
战争形势陷入不利局面,双子女皇宣布对一切进入中陆的载具实行无差别打击,企图借此封锁西维多利亚的战争物资来源,但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希之翼。
特蕾西娅宣布,西方的混乱秩序已经动摇了萨卡兹的利益,宣布进行战争动员,萨卡兹第三帝国撕毁《萨莱互不侵犯条约》对莱塔尼亚宣战。
萨卡兹加入西帝国阵营,世界大战规模扩大,东帝国阵营被迫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萨卡兹发动了两个集团军群320万人,向莱塔尼亚东部前进。
第二次三皇会战,莱塔尼亚拼尽全力,企图在萨卡兹抵达中陆前击败西帝国。可莉莎调遣了拉特兰的余下兵力前往支援,双方打成了僵局。
第二次娜姆河战役,诺曼底公国彻底崩溃,被伊比利亚击败,自此东帝国彻底转入防守,丧失了进攻权。
叙拉古彻底击败了约克公国,进驻塔拉诸郡。
不久,德克尼亚投降,腓力六世自杀,可莉莎进入德克尼亚地区首府,踏上了一年来未曾涉足的土地。
诺曼底公国无力独自支撑,失去了和莱塔尼亚第三集团军的联系后投降,乔治四世在流亡途中被杀。
瓦伊凡战场结束,维多利亚彻底消灭了东瓦伊凡并牢牢掌控了这一地区。
萨卡兹帝国在东线发起攻击,空基要塞出现在中陆战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