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故友相见(2/3)
接下来,方翰民要把演讲提纲的内容具体化,形成一份观点新颖,视野开阔,颇具行业前瞻性的演讲稿。
穿越者在前世经历的年代,生物制药的工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在各类制药企业得到推广普及,加上他在本科阶段就读的专业就是生物化学,在牛津大学硕博连读期间,其攻读方向属于生物化学与制药工程的交叉学科,穿越者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相当丰富的学识与经验,凭借这样的学术背景,要准备一篇高质量演讲稿,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十天以后,方翰民带领技术中心三位课题组长,按时出现在《制药科技》杂志社的年会报到处,不知因为方翰民的主题演讲人身份,还是他头顶大企业厂长的行政职务,组委会在分配宾馆房间时,非要给他安排一个单人房间,这让方翰民非常不解,“红星制药厂一共四人参会,我们住在两个双人标准间不行吗?”
负责接待的年轻女士莞尔一笑,“领导,这是组委会的安排,我们只是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办事。”
方翰民当然不会为难工作人员,他只能服从安排。
晚饭后,方翰民让三位同事到自己房间来喝茶聊天,赵春明等人没见过大场面,明天宣读论文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业内专家教授,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坦言心里有点紧张,怕给红星制药厂丢脸。
方翰民显得若无其事,“那有什么呀?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肯定参加过毕业答辩,只不过毕业答辩面对的大多是本校老师,基本上都是熟面孔,虽然明天面对的都是生面孔,但这种场合也有个好处,组委会没有安排当场提问环节,宣读完论文就算完成任务,我觉得这比毕业答辩更轻松。”
就在这时,几人同时听见了敲门声,赵春明快步走去开门,见门外站着一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者,没等赵春明说话,对方问道:“请问这是方厂长的房间吗?”
“是的,请问你是---?”
方翰民也听见了老者的声音,急忙向门口走来,“许总编,你怎么来了?有失远迎,你快请进。”
老许一边寒暄,一边往屋里走,“我来看看你,没打扰你们讨论工作吧?”
“好不容易趁出差的机会放松一下,我们正在闲聊,没讨论工作。你来看望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一点也不打扰。许总编,你请坐。”房间里只有两把椅子,方翰民跟老许隔着茶几,面对面坐下来。
唐剑沏了一杯茶,放到许总编面前,三位年轻人相互交换眼神,赵春明征询道:“方厂长,你来客人了,我们回自己房间吧?”
“你们先别走,我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制药科技》杂志社鼎鼎大名的许总编,虽然现在退居二线,但仍是编辑部顾问,他跟咱们的夏总是同窗,在业内德高望重,是令人尊敬的前辈。许总编,这三位是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的技术骨干,他们都是课题组长,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科研课题。”
三位年轻人主动上前跟许总编握手,同时,方翰民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承担的科研任务,然后才一起离开。
重新坐下后,许总编赞许地说:“方厂长,你们技术中心虽然规模不大,但科研团队朝气蓬勃,不仅科研选题独具慧眼,而且注重科研效率,一看就是你的风格。”
“谈不上风格,也许因为自己比较年轻,在组建科研团队时,关注年轻人多一些,但也没有排斥中老年科技人员的意思。不过,幸好我们的团队都是年轻人,如果有中老年科技人员,我们的试验在时间上往往需要连轴转,年龄大了在体力上就吃不消。”
许总编连连点头,“其实,年龄大了真不适合在科研一线工作,你看刚才这三位年轻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理论基础扎实,在你手下也积累了不少工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