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李严使蜀(1/3)
李严使蜀
同光二年(924)4月,后唐李存勖派遣李严出使前蜀。
李严,原事刘守光,明敏多才艺,颇知诗书而能言善辩,同时又精于骑射,是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此番奉命使蜀,任务比较特殊,因为他不是来谋求两国友好,而是来炫耀后唐国力,对前蜀进行威胁、恐吓。
按照李存勖的话说,目前天下未归唐者,唯蜀与淮南。如果前蜀、淮南能向后唐称臣,那么后唐将恢复大唐昔日版图,实现表面上的统一。
李严不辱使命,含沙射影地对前蜀当局提出严厉批评,指责他们自昭宗迁洛以来,就拥兵自重,坐视天子蒙尘受辱,有失臣礼,任凭朱贼发号施令而无动于衷,只有我主李存勖同志,与那篡逆贼子势不两立,率英勇之师与之抗争十几年。
批评指责过后,便是婉转的军事威胁:
“才过汾水,缚王彦章于马前;旋及夷门,斩朱友贞于楼上……段凝统八万雄师,倒戈伏死;赵岩知一人应运,引颈待诛……拱手取乾坤,只劳于八日……今则秦庭奉表、两浙称臣、淮南陈附拜之仪、回纥备朝天之礼……岂谓大蜀皇帝柔怀远迩,居安虑危……特遣苏张之士,来追唐蜀之欢……”
继而是赤裸裸的恐吓,说李存勖有统一天下之大志。
不知王宗衍是胸怀宽广,还是没心没肺,居然不为所动。大将王宗俦大怒不已,奏报王宗衍,说李严的言论有辱先帝、有辱陛下、有辱国体,实在太过分,请杀之!王宗衍不许。
王宗衍安排宦官宋光嗣置酒招待李严,席间借酒套话,打探后唐虚实。
于是,宋光嗣与李严之间爆发了一场舌战。
宋光嗣先是心平气和地问他后唐的基本概况。
李严如实回答,说我主李存勖某年某月某日,于魏州建号登大宝,又是某年某月某日自郓州突袭汴州,前后只用八天就入主汴州,接受了后梁三十万降兵降将;后唐的领土范围东至大海,西到甘州、凉州,北过幽州,南越岭南,四方万里无不臣服,父子传袭累世的淮南杨氏、大唐旧臣的凤翔李氏,纷纷派子弟入朝,稽首称臣;至于荆南高季昌、潭州马殷、吴越钱镠等,自然更不用说,贡赋不绝……所以,我主怀之以德、震之以威,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这项重任当然要由我主来完成。
宋光嗣冷冷一笑,“荆南、潭州、吴越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这个凤翔嘛,与我们蜀地有秦晋之好,时儿女亲家,我们太了解他了,他们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他们的表态岂能当真?并且我听说契丹日益强盛,难道后唐就不曾感到忧虑吗?”
针锋相对,您别给我装大尾巴狼,什么“天下臣服”啊,就荆南、潭州、吴越这几块料,前不久不是还向后梁称臣吗?他们的誓词都是一时权宜之计,龙胜帮龙、虎胜帮虎,您后唐也只是在地图上意淫一下广袤无垠的版图吧,虽然实际控制区域比后梁广,但你们比后梁多一个强大的敌人——契丹。
面对宋光嗣甩出的难题,李严选择了避重就轻,防守反击:
“契丹与后梁相比,谁强谁弱?”
“那……当然是后梁更加强大喽。”
“这不得了?后唐打后梁,如摧枯拉朽一般,何况是对付不如后梁的契丹。我们后唐都不需要动员全国兵马,只需派一个节度使领一镇之兵,就可消灭之。”
好像没毛病,但……“那你们倒是出兵灭了契丹呀,何故常年累月受其袭扰?”
“上天有好生之德……”李严甩开三寸不烂之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内。”大意是存在即真理,蛮夷戎狄的存在也是上天的旨意,我们不能因自身强大而对这些化外番邦赶尽杀绝,“盖不欲穷兵黩武也”。
宋光嗣败下阵来,惊叹于李严的伶牙俐齿。
宋光嗣的堂弟——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