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刘大夏的随时因革论(2/3)
就是,黥人给的太多了!有了天上人间楼当掮客,不少商贾缙绅,都暗中加入了这个商贸网。
“老爷,这黥人的船冒着黑烟,两侧又有个大水车,你说是不是靠着黑烟来驱动大水车啊!”随从王长乐惊奇的问道。
王阳明摇头说:“不知,传闻黥人善用水火之力,想必这船无风自动,就是用的水火之力!”
主仆三人伸长脖子,望着黥人大船消失在天际。
王阳明终于直观的理解,为何刘时雍等人,会如此的忌惮黥人,那句“千年未有之强敌”真是一点儿也没错。
如此巨舰横行于江湖,大明腹地岂能有安宁?
遍读兵书的王大爷,也突然发觉自己,竟是于水师一事上,还不甚了解。
…………
湖广,华容。
刘家属于地方一流缙绅,刘大夏的父亲父亲刘仁宅,历任瑞昌知县、广西副使。
家中可谓是田连阡陌,奈何华容县地处偏僻,除了良田外也无其他产业。
刘公祠就是全县最高的门第,任何人都不敢高过一头。
刘大夏自打赋闲之后,就在家中教教书,顺带钻研一番黥事。
后院客堂里,此刻正有十几名年轻的学子,正端坐在里头听刘大夏讲课。
刘大夏挥动着手臂,面色红润的大声吼道:“朝堂之上朽木为官,朝政都不清朗,通读了圣贤书又有什么用?要挽救国势于颓败,光靠那么几个为官的人讲究道德文章,能胜过黥人嘛?慎用权力,能造出枪炮吗?一点用也没有!必须要变法,如宋之王安石变法,只有革新军制、官制、税制,才能重振朝纲!”
身穿儒袍的学子们分两列端坐,以崇敬和肃穆的目光望着台上的老师,甚至有几分虔诚的味道。
他们都是愿意留下的,起初刘大夏招收了一百多个,被他离经叛道的言语,给吓跑了绝大多数。
刘大夏自赋闲后,也是苦思良久,最终认定必须得变法!他深深后悔,没有在弘治皇帝在位期间,奋力将自己之前的主张实行出去。
在历经乙丑黥乱,丧权辱国的刺激下,他的主张比之前要激进的多。
刘大夏同样穿着一身粗布儒袍,讲的激动之余,额头上似乎都有热气冒出来。
“老师!”龙俊人拿着一条毛巾递给了他。
刘大夏点头接过,擦了一把脸后,将毛巾往一旁一扔,又继续大声说道:“孔子,孔圣人!曾有言,将世间作为三世,一约据乱世,二曰升平世,三曰太平世。孔子认为,乱世不如升平世,升平世不如太平世!要实现这由低而高,治世变革,就要做到‘随时因革’!这,难道不是再说变法?
先秦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皆是孔子亲自所作。但是!你们看这么多圣贤书,就未曾发觉,三代之治,神农、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圣君之治、太平之世,其实并不存在,都是孔子所假托的呢!”
在座学子都是一惊,一个弟子忍不住问道:“老师,孔圣人何故要假托?”
刘大夏望着他说:“孔子所为,不过是托古,之所以要‘托古’,就是为了‘改制’。自周王室衰微。天下便是礼崩乐坏,‘罔不托古,罔不改制’,孔子借先王,塑造一个太平世,再以此来说服克己复礼之重要性!孔子今日是圣人,但他当年何其落魄!‘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学子们脸上,都露出深深的骇然,这么说来,狗屁的三代之治,不过是孔子拿出来忽悠人的。
刘大夏想做什么?当然是论证随时因革的正确性啊!
“俊人,今天你来讲讲!”刘大夏似乎过于激动,有些虚脱了。
龙俊人长身而立,作揖道:“宋代之王介甫,变法之前,曾推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