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因材施教(1/2)
赵铎是张辅派来教习霍念武艺的。
原本是张辅见霍念根骨不错,不想浪费了他的天赋,故派了赵铎来专门教他。赵铎来了书塾之后,也不想搞特殊,让人盯着霍念,遂跟书塾院长商量着开了武课。
没想到武课开了之后,又让赵铎发现了其中有几个好苗子。比如鲍康,方琦,顾昱等。遂教得很是用心。
而霍念和鲍康有逐风等人开小灶,进步更是神速。
原本赵铎只教习武艺,没想到现在发现霍念竟喜欢看兵书。
“霍念,你喜欢看兵书啊?”
霍念点头:“师傅,我喜欢看兵书,它很有趣。”
赵铎眼神更是柔和:“可看得懂?”
霍念点头,又摇头:“有些能看懂,有很多看不懂。”
兵书里有论将、选士、编伍,这些他就浑沦着看。攻战、守御、阵法,他不怎么看得懂。但他喜欢看射法、旌旗、较艺、用计这些,边看边比画。
赵铎见状很是惊喜。
他是张家的家将,从祖辈开始,家里三代人都跟着张家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赵铎是知道的,营中补充兵丁并不难,低阶的将官也不缺,缺的是擅长兵法谋略,能领兵作战的将帅。
他知道张辅的用意,想从民间选拔一些有天赋的孩子,细心培养,将来充当张家的家将。如今让他看到一颗未来冉冉升起的将星,他如何不惊喜。
见霍念喜欢听战场上的故事,于是赵铎调整了教习内容。
每天除了教习武艺,又给孩子们讲一些战场上的实战,及历朝历代的经典作战案例,霍念听得津津有味。
赵铎看过霍念买的一些兵书,都只是很寻常。
好的兵书并不会留于市井,多是被世家大族当做珍藏收了起来。各武将自己所著的兵书更不会留于市井,只会由子孙一代一代的做为传承,藏匿于家宅中。
兵书,很多朝代都被列为禁书,不允许流通买如唐宋。律法严令兵书私家不得有,且不得刊印。禁止的原因主要是兵书实用性太强,担心百姓们熟读之后会留下祸患。
当政的最怕一群有文化的牛氓起兵闹事。
但宋以后,为了防御需要,也为了提高军队士兵的整体做战能力,也慢慢对兵书开了禁。
就北宋,被金人掳走皇帝后妃,公主皇子,皇亲贵戚,各大臣夫人小姐,工匠乐伎等等,掳走了一万大几千人,耻辱啊。
但凡军队做战能力稍微强那么一点点,何至于此。
于是,到后来兵书也就渐渐开禁了。至本朝,兵书可以小范围的刊印了,但也都是一些浅浅易懂之书。
赵铎见霍念真的能吸收兵书上的知识,经他讲解,霍念也听懂看懂了,还能举一反三,吸收得很快,更是惊喜。
在给张辅的信中说了此事。
张辅收到信,也颇为惊讶。没想到,他不经意间,竟给张家挖掘出如此优秀的一员未来家将。
亲自回了信,让赵铎去张府取几本他珍藏的兵书,交于霍念阅读。
霍念那是如获至宝,霍惜却对这些一无所知。
她原本想培养念儿,通过考科举成为一名文臣的。跟外祖时常通信,也让念儿练外祖寄来的字贴,想让他沾一些李家的清贵之气,没想到霍念走着走着,就走歪了。
她觉得念儿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不是什么坏处。像宫子羿是商家,也学了一些功夫在身,以备自保。她当然希望念儿,有自保的能力。
只没想到念儿会喜欢兵法谋略这些。
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基因强大。念儿现在还小,对于未来要走的路还不清晰,霍惜也并不干预,只凭他兴趣。
十月末,初冬的寒气刮得人脸上生疼的时候,走了一年又四个月往南洋去的船只,终于抵京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