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屋漏逢雨(2/3)
。
虽然让新郑、长社的百姓抢收粮食,但故土难离,仍有半数百姓滞留在当地,收获的粮食也不足半数。
孟龙符、蒯恩等人望着城外的魏军跃跃欲试,有过两次战胜秦军的经验,老军对魏军的到来并无惧意。
城中物资还算充足,有上万名青壮帮着守城,麾下将士半数都是精锐,杨安玄对守住许昌城充满信心。
大军安营扎寨,长孙肥在众部将的簇拥下打量许昌城。他是魏皇拓跋珪的亲信,年少时便跟着拓跋珪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魏燕大战,拓跋珪派长孙肥率七千轻骑偷袭中山,缴获燕国马铠二百余套,后中流箭受伤严重。中山平定后,长孙肥因功封爵琅琊公,后调任卫尉卿,改封卢乡公。
此次拓跋珪封其为镇远将军、兖州刺史,便是有意让他占领晋国兖州疆土,将魏国的地盘扩展到黄河南岸,为将来大举南下做准备。
长孙肥年过四旬,面容坚毅,举止从容地扬起马鞭指着许昌城道:许昌,三国时曹操曾建都于此,愚读史时知晓魏武帝功业,很是仰慕,早有心前来浏历,此次率军南下,也算了多年心愿。
乙弗部帅代芒笑道:末将请为先锋夺取许昌城。
长孙肥道:代芒,你可知许昌城内是何人在防守?
代芒不以为然地道:晋人软弱,末将不用五天便可夺取许昌城。
长孙肥摇头道:不可大意,晋人之中亦有强者。秦军两度攻打洛阳皆败,许昌城城坚池深,易守难攻。据愚所知,守城的是两度率军救援洛阳的杨安玄,此子不容小覤。
铁弗部将领莫突辰道:仆听离杨安玄之父身死,按晋人的规矩他不应该守孝吗?
长孙肥笑道:愚亦不知原由。大概如代芒所说,晋人中没有几个能人,不得不把他召了出来。听闻这个杨安玄勇力过人,愚希望能有机会与之在战场上一战。
天色渐暗,杨安玄率众将下城,回到城下临时的住所,召集众将议事。
事先有过安排,杨安玄守北门,孟龙符西门,蒯恩东门,阴绩南门,遇险互相支援,组织百姓运送物资的差事交给了司马马广。
大敌当前,温太守跑了,马司马也老实了,乖乖地听从杨安玄调兵遣将,先挨过眼前再说。
杨安玄道:魏军初至,应该过几天才回攻城。届时赵田会率军前来救援,愚让他带些辎重来。
孟龙符等人脸现喜色,西平棠溪所铸的刀剑锋利胜过朝庭所发的兵械,洛阳城下秦军就曾领教过,这回轮到魏兵了,只是此事不好在马广面前议论。
愚还让赵司马带来了四百套马铠。杨安玄道:此事不能让魏军知道。
阴绩点头道:不错,四百甲骑具装足以冲破魏军阵线,找准时机可大破魏军。
孟龙符沉声道:魏军熟悉重骑作战方式,甚至军中亦有重骑,要想一举获胜的机会不大。
蒯恩仔细盯着案上的地图,用手指着北门外五里的小山岗道:若是将重骑暗伏于此,待两军交战时杀出,或能收奇兵之效。
地图是根据朝庭所发的舆图和《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对照后重新制作的,比起原舆图详细了许多。
杨安玄欣慰地点点头,他麾下的众将经过战争磨砺,逐渐成长起来,将来皆可独掌一面。
魏军初来,锐气正盛,不妨让他们先攻几天城,消耗一下他们的士气。杨安玄道:城中有轻骑六百,找准机会袭扰,晚间亦可做出偷营之势
,疲乏魏军。
阴绩雄心勃勃地道:襄城的司马太守回信这两日会率两千兵马前来,主公让他驻守颍阳,防止魏军西进。东边是青州所辖,要不要前往彭城送信,让刘刺史派兵防守东面,这样便能在许昌城形成口袋,将魏军围在其中。
北青州刺史刘该,便是会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