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武勋公侯(1/2)
“历城县公?”
乍听到这个名头,李佑只觉得依稀有些印象,但他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究竟是哪一号人物。
那刘大亮又继续道:“这位历城县公,乃是武勋之后,其麾下家将部曲无数,且个个都是武艺高绝之辈。”
李佑“哦”地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你当初剿匪时,是向这位县公爵爷求助了?”
刘大亮先前说他借兵不得,才导致的剿匪失利。
恐怕他要借的,就是这历城县公的兵将。
刘大亮立即点头肯定:“不错!下官考虑到那亭山地势复杂,大批军马难以施展,唯有找这历城县公借些武艺高超之人,才能一举扫荡匪寇!”
他说得情绪很是高涨,似乎对那剿匪之事颇为义愤。
说到这里,刘大亮的声音又低沉了下去:“只可惜……”
说着,他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惋惜之色。
李佑续上话道:“只可惜那历城县公对剿匪之事并不上心,压根不愿借兵?”
刘大亮颔首:“他非但没有借兵,甚至连面都不肯露。我多番上门求援,却都被拒之于门外……”
“竟有此事?”李佑一惊。
刘大亮好歹也是执掌齐州城中权位最高的官员,那历城县公虽贵为勋爵,地位也不见得高过刘大亮。
要说不借兵,这或许有爱惜羽翼的解释说辞,倒也能理解。
可高官临门,那县公连面都不露,是否有些太妄自尊大了。
李佑抬头看了看刘大亮,他说得颇为义愤,看起来不像是说谎。
看起来,这位历城县公,的确是个人物。
在大唐,武将功勋家中,是经常养一些家将部曲的。
这些近乎于私家奴仆的武装力量,多半是跟随武将征战沙场的兵将,解甲归田后便依附武将,成为其麾下的武装力量。
而这种武装力量,在长安城里是很常见的。
比如那程咬金,家中部曲就有不少,这也是他横行长安城的一大仰仗——谁敢得罪他,不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打得过程咬金庄子里养的那些家将们。
而这位历城县公,据刘大亮说也是出身军伍,他府里养了些武艺高超的家将,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佑看了看一脸委屈不满的刘大亮,心中暗暗发笑。
这刘大亮空有权炳,却吃了人家一顿闭门羹,只怕心里是不爽的。
这位历城县公……
嗯?等等!
想起闭门羹,又提及这历城县公,李佑脑中忽地闪过一个声音。
他记了起来,当初自己来齐州之时,那三个没来接迎的人中,就有这位历城县公。
“法曹赵广、长史刘大亮,以及最后一个历城县公,三人因故请辞,未来接驾!”
阴弘智略带愤懑的声音,在李佑耳畔回响。
果然是他!
李佑这下更加相信,这刘大亮的抱怨确有其事了。
那历城县公看起来,的确是特立独行的。
“殿下,那位县公身沐天恩,却不思报效朝廷。眼见黎庶受苦,却仍不理不顾,着实可恶!”
刘大亮仍有些不忿,还在李佑耳旁抱怨着。
他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既是朝廷亲封的权贵,享受了朝廷的恩泽,享受了百姓的供奉,就该在百姓危难之时出手相帮。
漫说这一县之公,便是普通的乡绅富户,在这等百姓受灾的情况下,也多会出手相帮的。
那历城县公又是武勋出身,剿匪除害,这本该是他分内之事。
结果他却关起门来自顾自的,着实有些不应该。
李佑叹了口气:“看来这位县公,确有不当之处。”
他又望向刘大亮:“此事本王记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