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王绍的婚事(1/2)
说起宋家走之前参加的两场婚礼,其实也挺有趣的。
六月底那场是王绍的婚事,他毕竟算得上是王家的长孙,所以不仅仅是王璞一家人、宋念一家人,特意全家出动回了黎阳县,就连李氏的娘家、田家、沈家,虽然人没去,也都意思意思地送了贺礼。
要说起来,宋筠过年的时候,也是见过姑祖母的,那个时候她还有些大病初愈、没太养好的憔悴感。
如今不过几个月不见,大概是长孙成婚让她心情舒缓了很多,所以整个人的状态也精神了不少。
见她恢复了精神,别说是宋太太和宋念了,就是沈氏都松了一口气。
在这个宋念要去京城考学的当口,宋念就更容易感念姑母一家对他的帮助。
就是沈氏,哪怕心里有些疙瘩,都得承认这一点。所以两家即使有些龌龊,沈氏还是希望老人家能健健康康的。
婚礼当天,因为李氏和陈氏都比较忙碌,所以沈氏作为王家的实在亲戚,就和王绍的舅母姨母,以及王氏族中一些女眷,留在婚房陪新娘子说说话,省得她初到婆家,心中不安。
宋筠年龄小,又是女孩,也随着母亲留在了这里。
王绍刚过门的妻子也姓沈,名叫沈淑珍,鹅蛋脸,眉目温柔可亲,身材纤细,哪怕穿着层层的嫁衣坐在榻上,也显得颇为瘦弱。
宋筠难免有些八卦地想,这么个表嫂,瞧着柔柔弱弱的,怕是对付不了那么个不省心的婆婆和小姑子啊。
尤其是,在看到房中其他人明里暗里地对着新娘子嘲讽她家世不足,沈淑珍还是嘴角含笑地一口一个“舅母说得是”“伯母费心了”。
宋筠看得都替她生气了,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人家结婚,板上钉钉了,还扯什么家世不家世的干嘛?
而且王家和陈家,又有个什么家世?
真不是宋筠吐槽,如今王举人家的书院,还有不少王氏族人的孩子呢,都是交的半价学费,可见多数也不是什么有钱的。
至于陈家,倒是听说有一支比较出息,但人家那一支早就搬走了,也没带着全体陈家人鸡犬升天。
不过沈淑珍哪怕知道这些人有意针对,依然没表现出不满的样子,反而还是恭恭敬敬的。
她心里很明白,要说这些人有多心疼王绍,觉得他受委屈了,那是假话,别说隔了几层的王家人了,就是王绍亲舅母,也未必多疼这个外甥。
他们之所以看她不顺眼,不过是曾经想把王绍介绍给自家女儿侄女。
或者是觉得有了沈家这门势弱的姻亲,王家会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帮扶沈家,从而分薄了他们家的资源。
沈淑珍愿意嫁过来,的确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她爹就是个穷秀才,教书拿着固定的银钱,帮邻里邻居的写封信、写个春联挣几十文银钱,旁的来钱途径也没有,全靠她在家勉力支撑,
她还有两个弟弟,半大不小的,正是费钱的时候。
而且,这两个弟弟,就她爹所说,还是有些天分的。
不过不管这天分如何,沈淑珍都觉得,好歹得让他们考个秀才出来,最起码这样的话可以免不少税赋,旁人想欺负也得掂量几分。
而宋姑母呢,她也有帮扶沈家的意思,好歹沈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不糟心啊,俩孩子只要培养出来了,还是自家孙儿的助力。
她俩能想明白的事,别人也不傻,几乎可以预料到这门亲事会对沈家带来的好处。
往常习惯于在宋姑母面前说点好听话打个秋风的亲戚们,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本来想找陈氏的。都是一个县住着,也算是常来往,陈氏瞧着像个机灵人、其实长个狗脑子的性子,谁不知道啊。
这种会得罪宋姑母的事儿,肯定得让她这个儿媳妇出头,反正陈氏又不是一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