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战前(2/4)
新建的屋宅田舍,最高大的馆舍上面还高悬着鲜艳的汉家旌旗,当地的百姓们更是夹道欢迎,准备好了大量的吃食汤水供应汉家军队。
卫弘点了点头:“正是,这些都是汉军招募的入籍军户,户主是在册的军中青壮,必要的时候全家上阵为汉军运送粮草辎重。”
诸葛亮点了点头,难怪觉得这些里邑之民与其他百姓有些不同,丝毫不畏惧军队的穿行。
要知道当逢乱世,兵就是匪,匪即为兵。
诸葛亮治军极严,严令行进军队不得扰民,但路过的三个里邑,都对汉军的到来欢迎之至,看来汉家官府在此地治理颇得民心。
日暮时分,诸葛亮抵达了朱提城周围,诸葛乔亲自来迎。
诸葛亮扫了一眼身影略显消瘦的诸葛乔,心中也是不由得一软,自诸葛乔入他门嗣以来,从未因为他而占过半分名利,反而还被自己指派到最艰苦的南中磨砺。
“下吏诸葛乔,见过丞相。”官场公事当中,诸葛乔只是大汉朝廷的小小官吏,而并非是丞相诸葛亮的嗣子。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以来,吾听闻你在朱提的辛劳,如今更是亲眼所见,嗯……行事确有章法,你在这里做的很不错。”
诸葛乔已经红了眼睛,他本是东吴都城里的一名贵公子,千里迢迢地赶到蜀地过继给了叔父诸葛丞相,却被打发来了这蛮荒之地走这一遭,劳累困顿之时难免怨天尤人。
但如今亲耳听到了父亲的夸赞后,那些小情绪瞬间荡然无存,只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是值得的。
“丞相谬赞了。”诸葛乔谦逊的揖拜后,便抬手引路:“丞相的随行车马安排在了大竹里邑休整,营帐已经扎好。”
内陆行军,既然当地官府已经将一应事宜准备妥当,诸葛亮便听从他们的安排。
当夜幕慢慢降临,大竹里邑的一众乡吏听闻大汉丞相诸葛亮驻扎在他们周边的营寨中,倍感荣幸之际,他们也带着当地的特产拜见诸葛丞相。
诸葛亮较为重视乡贤野老的意见,便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请见,并撤去桉几,与他们坐在地上亲切交谈。
奚免作为曾经的县府小吏,也曾接待过一些过往的太守、郡尉将军等,但似诸葛亮这样的一国宰相,还是第一次面见,诚惶诚恐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好在有程祁、贾全这些蜀地来的小吏,对诸葛亮询问今岁收成、里邑趣事等方面,对答如流,才让奚免有空一直在擦额头上的虚汗。
听闻大竹里邑这里还推广了汉文教学,采用了一些新颖的启蒙读物,诸葛亮来了兴致,让人拿过教材去看了看。
一共只有三本书册,《百家姓》、《千字文》和《数学》。
诸葛亮最先扫了一眼《数学》,他知道这是赵爽耗费心力编纂出来的一部数科奠基,引入了卫弘提出的新式数学符号,将原先晦涩难懂的《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注释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诸葛亮也曾见到《数学》,颇为赞叹,一旦接受了《数学》里设定的新式符号,难如隔山的数科运算就变得简单起来。
诸葛亮放下了《数学》,又拿起《百家姓》看了几眼,颇为满意。
其上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不过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一本启蒙读物绰绰有余。
诸葛亮最后拿起那本《千字文》,翻开看了一眼后,顿时惊为天人,抬起头来看着程祁问道:“这《千字文》乃是何人所作,此人之才堪称是南州冠冕,若能为汉室所用,善莫大焉!”
程祁回道:“此人正是随丞相同行而来的宁远将军卫弘,难道丞相不知?”
“卫弘?”
程祁的这番话倒是让诸葛亮想起来了,卫弘可是连杜威、来敏这些文坛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