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方大旱(4/5)
让灾民吃饱,他们宁愿去打低贱至每日五六文的工,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因此,两者实际上是有一些冲突的。
“秋收后,少量贩卖吧。”
朱由检还是面对现实做出了妥协,迁移和让百姓活命,他还是选择了让百姓活下来。
有的时候他倒是想自己能像朱元章一样,把百姓用绳索绑着就强行迁移。
但他具体一想到那个画面的时候,就不免地有些不忍。
“今岁迁移多少百姓了……”
朱由检略有疲惫的靠在了椅子上,毕自严也做足了功课,看着笏板上的答桉就汇报道:
“入夏以来,北方赤地千里,移民不断增多,以至于火车连车带顶都被灾民挤满。”
“河南、山西、山东的百姓或是乘坐火车,或是乘船,仅仅四个月便迁移了七十余万人,为三省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毕自严的话骇人听闻,要知道即便是去年五省区域性旱情的情况下,大明在江西、四川、北直隶、山西、陕西的全年移民数量也不过一百八十余万。
今年仅仅是三个省四个月的移民数量就达到了七十余万,如果每四个月都能达到这样的规模,那一年就得有二百多万百姓投奔东北。
要知道,哪怕清末的闯关东,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闯出了一个一百三十几万的数额罢了,尽管那是百姓自发和地方官府招募的结果,和大明这种朝廷组织迁移不同,但也足以说明三省的情况到了什么程度。
“陈奇瑜、王纬、范景文三人有什么说的吗?”
得知三省百姓四个月迁移走了七十多万,朱由检趁着性子询问三省布政使的态度。
对此,毕自严虽然知道叹气有伤士气,但他还是忍不住叹气道:“陈玉铉(表字)、王照堂二人皆上疏称羞愧,未能预料灾情如此,以至于府库平抑不足。”
“至于范梦章也是上疏羞愧,称无颜担任山西布政使。”
二月的时候,陈奇瑜和王纬还口口声声说河南和山东不仅能自行赈灾,还能调粮外借。
结果眼下大旱彻底爆发,二人立马傻眼了。
他们又哪里知道河南和山东的灾情会一下子严重如此。
这点,朱由检也不怪他们,毕竟历史上这一年的大旱,直接让河南从人皆富裕变成了“人相食”的惨烈景象。
朱由检记得很清楚,他看明末《河南杂记》的时候,作为喜欢记录农村小民生活的作者第一年还在写老农在村里参加婚宴,大手一挥就是几十文的礼钱,结果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河南就爆发饥荒,成了“地无草,河无水,树木无皮人相食”的景象。
原本它只是书本上的一段文字,结果现在却爆发在了朱由检的面前,需要他耐心处理。
陈奇瑜做的已经不错了,最少河南眼下还没有爆出“人相食”的惨桉。
“幸得河南百姓曾经接受过数年的迁移,因此旱情爆发之初便人人迁移,不然恐怕眼下……”
毕自严的话说出了朱由检的心声,而闻言的朱由检也只能说道:
“把关外迁移的政策继续宣传,如果可以,百姓可以选择举村迁移,路上的火车费用全免,无须迁移铁牌。”
朱由检怕制作迁移铁牌来不及,毕竟四个月迁移七十几万人,等同每天要迁移好几千人,以地方衙门的情况,恐怕早已忙得焦头烂额了。
这种时候还凭着铁牌才能乘车,那就是逼着百姓走路去东北。
眼下是五月,坐车去还好说,最少能在冬季前安顿下来,但如果走着去,那等走到东北的时候都已经晚秋乃至冬季了。
那个时候去东北,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
朱由检相信迁移也是有上限的,三省的水田数量在那里放着,旱情虽然严重,但顶多就是让旱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