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新时代(1/5)
“铛……铛……铛……”
乾圣十三年三月十九日,齐王检于深夜薨逝,享年七十三岁,西京城寺庙道观,各声万杵。
消息传至京城,史载“帝悲恸大哭”。
得知此消息的李定国也在自己的《乾圣日志》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心如刀绞,潸然泪下”
简单的八个字,足以说明了当时大部分官员的想法。
由于消息传来的时候正是正午休息的时间,因此所有官员都觉得脑子嗡嗡响,晕晕然。
对乾圣朝的大部分官员来说,齐王不仅是海外藩王,更是许许多多官员心中的支柱。
虽然他们都对齐王的病情早已有所了解,但当他们听到这噩耗传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十分难受。
或许他们之中更多的是贪官污吏,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梦想是做贪官污吏。
他们在校园时,又何曾不想像齐王一样,做一个匡扶社稷的名臣贤王。
只是等他们踏入官场后,这才发现他们的理想相比那摆在面前的诱惑显得不值一提。
在这条路上,有的人倒下了,也有的人顶住了,但这不能说明倒下的人就彻底的没救了。
每到深夜,他们还是会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只是这一日,他们曾经梦想的支柱也倒下了。
他们是幸运的,幸运在这样一个拥有能力的人没有选择完全的包庇大明朝,而是给寒门学子留了一条上升的道路。
他们也是不幸的,因为不管他们做的如何,他们所做的也很难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更不用妄谈追上齐王了。
或许后世的人每每回想起这个时代,他们能够想起的只有齐王,而不是他们这群努力追赶的人。
这一日,官员们的精神是恍惚的,而能勉强把他们拉回现实的,是悲痛过后的皇帝朱慈燃。
面对自己自小崇拜齐王叔的离去,朱慈燃在午后组织了一场朝会,并下达了多条政策。
其中,关于齐王薨逝的消息不能一下子放出来,而是应该统一由《大明报》刊登出来。
眼下的《大明报》已经遍布大明宗藩体系内的任意一个国家,只要《大明报》刊登出来,那基本上就是昭告大半个世界了。
这个昭告被定在了五月初一,并且这一期刊登的内容将由皇帝朱慈燃亲笔讣写。
此外,皇帝朱慈燃决定要将齐王的遗体运回北京,葬于世祖武皇帝世陵前。
对于这一条,其实是朱由校生前与朱由检在往来书信中早就商量好的了。
他们兄弟都清楚,二人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了面了,因此朱由校不想在死后离自家弟弟太远,而朱由检也早在十五年前就同意了。
此刻不出意外的话,他的遗体已经在被运送过来的路上了,因此朱慈燃让礼部提前准备关于齐王下葬的各种器物。
另外,礼部还需要在即日通知诸藩,着诸藩派人前来吊唁齐王,同时商讨齐王薨逝后的宗藩体系变化。
到此为止,关于齐王薨逝后需要准备的事情已经宣布,只等落实。
在朱慈燃的口中,关于下葬所需冥器的价值突破了五百万两,与世祖武皇帝朱由校下葬时差距不大。
不过,朱由检好像早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去世会让大明和诸藩大费周章,因此在四月二十五日,齐国护送船只到港的第一时间,这次护送遗体前来的王太孙朱和埨便派人给京城送去了消息。
齐王朱由检生前的遗愿是简葬,他希望陪他一起下葬的物品仅有他生前的甲胄、兵器、战马尸骸,以及朱由校早年为他敲打的第一批家具。
那些家具自从朱由校驾崩后,朱由检便没有叫人修葺过,此时的它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