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3/3)
,就愿意跟着小官家的指挥棒转?他们不怕出问题吗?还有文彦博,为什么不出声质疑?当年六塔河的教训还不够吗?赵官家们一拍屁股就做出来的决定,害死了那么多人,还不够?还要跟着他们瞎胡闹吗?冯京是亲身经历,并参与过当年的六塔河之议的。他也是亲眼看着,欧阳修等反对回河的大臣们,在御前据理力争,甚至摆出了数学模型——然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又欲增一夫所开三尺之方,倍为六尺,且阔厚三尺而长六尺,自一倍之功,在于人力,已为劳苦。云六尺之方,以开方法算之,乃八倍之功,此岂人力之所胜?是则前功既大而难兴,后功虽小而不实。然而,仁庙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就是要一意孤行,终于酿成了延绵至今的大祸!黄河直接决堤,咆哮着变成了二股河!而当今天子,虽然聪俊,但在赈灾、救灾的事情上恐怕也未必能聪明到哪里去。证据就是——先帝也在回河上栽了大跟头!熙宁回河,再次重蹈六塔河的覆辙。河北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先帝尚且如此,先帝教出来的小皇帝,还能强到哪里去?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冯京真的有些不懂了。他哪里知道,元老宰执们,之所以肯相信赵煦,并且一致要求,要等他醒来,得了指示再来商议这个事情。这是有原因的。在过去的这一年半的事件里,赵煦一直在朝中表现出了极为合作、且愿意听得进意见的姿态。只要是他在场的听政,不管什么事情,他也愿意听一听不同意见,然后请大家议一议。甚至,还在执政难产的时候,发明出了宰执提名,待制以上大臣廷推的政策。将大宋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国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倒是两宫,特别是太皇太后,有时候会依着自己的脾气,一意孤行的做事,实在是有失士大夫之心!其次,则是赵煦已经在相关方面,出了成绩了。去年河北清淤,就做得很好,可谓成绩斐然。特别是东流道,经过清理后,今年一年,黄河都很安静——虽然这与上游降水减少有关。但成绩就是成绩!而今年,宋用臣再次挂帅率军南下救灾,也同样做出了成绩。只花了两百万贯,就基本稳定了淮南,特别是大运河这条动脉。皇帝肯听劝,还特别愿意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同时,他在这方面还有成绩。不请他出来难道在这里听两宫拍屁股做决定?当年的六塔河,可差点没把大宋干崩!无论是宰执,还是元老,都不希望再来一次了。但冯京在七月中旬才入京,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好在,文彦博见他的模样,就悄悄的对他轻声提醒了一句:和其他人不一样。文彦博在一开始,就感觉味道很不对!他现在严重怀疑,当朝的官家,在穿老刘家的衣服,而且还是汉高祖、汉太宗、汉昭烈帝的衣服。尤其是今天,这一场好哭。怎么看都像是汉昭烈帝的基操。不过呢,文彦博会将这个事情,埋在自己心里面,带到棺材里去。免费阅读.
{();} (ex){}
{();}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