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心为上(2/3)
强君主专制,削弱外戚权臣。
只是,赵煦还不太确定两宫对吕惠卿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于是,问道:“母后,太母是个什么想法?”
向太后道:“太皇太后觉得,河东所报,或许只是吕惠卿猜测,做不得准……”
“那母后呢?”
“吾?”向太后抓住赵煦的手:“吾不太懂这些军国大策,但吾相信六哥,六哥胸中定有韬略!”
这是已经经过事实证明的事情。
上半年的章惇南征,以及如今的这场战争,都以雄辩的事实,向所有朝臣证明了——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确实已经能在军国大策上做决断,而且是被事实证明的正确决断!
治国就是这样的。
只要做对了事情,成功之后,自有大臣加入,为你摇旗呐喊,歌功颂德。
何况这孩子的年纪还这么小。
于是,朝臣们纷纷将之吹捧、歌颂成大宋成王。
而坊间舆论则普遍认为,哪怕不及成王,起码也是加强版的汉章帝、汉顺帝。
只要上苍保佑,能有正常的寿数,中兴国家,再给大宋续命百年不成问题。
赵煦握住向太后的手,道:“母后信儿,儿自不会负母后所望。”
“以儿之见,河东经略所思,或可施行!”
“待使臣入朝后,儿试探一二,或能知晓。”
“嗯!”
赵煦抓着向太后的手,习惯性的摩挲了一下。
这个事情要好好思虑一番才是。
外交上的挑拨离间可是技术活。
而对赵煦来说,这个事情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他是开了上帝视角,已经明确知道,那位小梁太后和国相梁乙逋,肯定会翻脸,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有趣……有趣……”赵煦在心中想着:“我假若没有记错的话……”
“秉常有个遗腹子叫李察哥,乃是现代西夏史研究公认的名将,一个类似北齐兰陵王一般的传奇人物!”
赵煦在现代看过这个乾顺的好弟弟的战绩。
其为将有大略,冷静,可以敏锐判断局势,在危乱中处变不惊,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在那个西夏全面陷入战略劣势的时代,此人就像救世主一样横空出世,挽救了危局。
但,这李察哥再怎么牛,他现在也才一岁多一点,还在襁褓中。
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若是可以利用……
赵煦想到这里,就有些兴奋了。
他在现代的留学经历告诉他——攻破敌国堡垒最好的办法,就让敌国自相残杀。
多少伟大的帝国,多少坚不可摧的城市,都是在内乱中灭亡的。
而党项这个民族,看似一盘散沙,实则非常顽强。
一旦遇到危局,在危机感的压迫下,他们就会抱团,并爆发出空前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即使是后来那个横扫欧亚的游牧帝国,在面对西夏的时候,正面强攻也屡屡受挫。
最后只能祭出他们最拿手的大迂回战术,从西域包抄后路,攻陷河西走廊,最终将党项人困死、围死在兴庆府的狭窄区域。
纵然如此,根据历史记载,西夏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抵抗。
传说,在其最后的堡垒中,西夏军民先是经历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又迎来了瘟疫的摧残。
最后,迫不得已,其末代皇帝为了保全仅剩的人民才投降。
而在那之前,西夏人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各种保卫战。
特别是灵州保卫战,前太子坚贞不屈,坦然赴死殉国。
其子李唯忠年仅七岁,也毅然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