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0118【朱征君】(1/3)
第123章0118朱征君
付得祥离开洋州,过兴元府时,又小捞了一笔。
这次他没敢乱来,转运使是蔡京的人,随便收点礼物就走了。
提学使陆荣已收到消息,高高兴兴提酒访友,见面就笑道:“我让朱成功装病,他却办得更妥帖,以科举为由辞辟,做事堂堂正正令人叫绝。”
他拜访的朋友叫高景山,官职是利州路运判。
转运司的一二把手,都不怎么管具体事务,真正累死累活做事的,却是三把手转运判官。
金国也有个统兵大将叫高景山,但那出自渤海高氏。
眼前这高景山却是山东高氏,还有个弟弟叫高景云,如今正在朝廷做郎官。
如果历史没有大的改变,今后朱铭造反之时,肯定跟这高景山“打交道”。此君将升迁为成都府路转运副使、转运使,一直到靖康年间都在成都做官。
“你倒是有个好门生。”高景山颇为羡慕。
陆荣笑道:“只能算半个门生,我与朱成功更像忘年交。”
高景山让仆人弄来些下酒菜,几杯酒下肚,便忧虑道:“明年恐怕要对西夏用兵了。”
“你怎知道?”陆荣笑容一滞。
高景山说:“刚刚接到朝廷公文,今年利州路的捐派又要涨。去年刚涨过,今年还要涨,实在太过反常,定是朝廷在筹措军粮。”
“也不一定吧。”陆荣说道。
高景山低声说道:“今年的夏秋二粮,不全是运去京城,而是拿出一半运到西北。”
陆荣会意,沉声道:“那定是要打大仗了。”
开疆拓土是大功,,蔡京、童贯二人,谋划攻略西夏已六年,,一直在打造兵甲,一直在储存钱粮。
未来三四年内,朱铭在汉中造反都属于找死。大宋最精锐的部队,全部云集于西北,兵精粮足将广,随时可以杀到汉中平乱。
这个时候揭竿而起,等于是在给西夏挡枪,逼迫朝廷把征讨西夏的大军拉回来。
高景山忧虑道:“如今钱粮充足,猛将如云,克复西夏还是有希望的。就怕主帅胡乱指挥,平白葬送了大好局面。”
陆荣叹息道:“统兵主帅,肯定是那童贯!”
“唉,阉人误国,只求他能少误一些。”高景山连连摇头。
陆荣和高景山都没料到,这次征讨西夏会打成拉锯消耗战。
大宋这边年年储存粮饷,前线士兵居然在挨饿,西夏得到消息主动进攻,宋朝没做好全盘准备就提前发动。稀里糊涂打了几年烂仗,最后打得两国一起缺粮,幸好是西夏先撑不住,议和称臣给足宋徽宗面子。
两人聊了一番军事,陆荣带着酒意回家。
第二天,他骑马去提学司上班,翻出近几年的全国进士范文,又找出利州路解试优秀范文。
陆荣让提学司的文吏,把这些范文都誊抄一份,然后叫来亲随说:“给朱成功送去,入读太学不知要等到何时,他既然想参加科举,一定要做好准备。明年考不上进士,也能积累经验,再过三年或可金榜题名。”
不但送去科举范文,还送了一套《三经新义》。
虽然朱铭的兼经是《周易》,不考《诗经》、《尚书》和《周礼》,但《三经新义》也可作为参考。蔡京以新法继承者自居,极力推广《三经新义》,引用里面的注解,可以大大提高进士中奖率。
至于王安石的《字说》,类似北宋版官方字典。
这玩意儿已经被读书人厌弃,蔡京强行推广都推不动。书中大量引用佛教、道教思想不说,注解文字时也多穿凿附会,反正编撰得非常不严谨。
几日之后,朱铭收到陆提学送来的礼物。
他先是翻看利州路解试范文,发现文章水平普遍偏低。于是对着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