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文豪 > 第二百五十一章:名不正则言不顺(3更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一章:名不正则言不顺(3更求月票)(1/3)

目录

最后这消息自然传到了大陈朝廷,朝廷对他加以抚恤,太祖高皇帝亲自祭祀,敕其为忠义候。

据说后来的天子,感动他的忠勇,想要追封他为王,却被大臣制止,制止的里有并非是他没有资格享有王爵,而是因为忠义候三字已成为了象征,这便是天大的荣耀,再尊贵的爵位,在忠义候三字面前,也已黯然失色。

故而,太祖高皇帝的这个念头,方才作罢。

此人也是第一个,不是以文名而被人抬入了孔庙,与孟子和孔门七十二弟子一般,享受着崇高的地位。

几乎每年,学宫都要进行祭祀。

即便是宫中,亦有专门的祭祀活动,在民间,也有他专门的祠堂,到了其忌日,亦成为许多人缅怀的地方。

不过陈凯之在经史之中,也只是略略读过他一些事迹罢了,反倒是印象不深,这真不怪陈凯之,实是课业繁重的缘故。

他点了点头,对着刘梦远很坦然地道:“学生恭敬不如从命。”

只是的回到家中后,陈凯之想着自己的任务,倒是有些犯难了。

祭文,无非就是呜呼哀哉之类的话,渲染其功绩,痛悼他的经历,这样的祭文,陈凯之也能轻车熟路,不过……

既然刘先生特意交代的,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于是他便专门出门去买了几部关于这位忠义候的书,索性先用心读一读再说。

这样的一位英雄,自己得好好研究,才好写祭文。

…………

曲阜。

这处文脉的中心所在,衍圣公府的建筑,永远是这里最叹为观止的建筑。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扩建和修葺,衍圣公府连绵数里,其规模,甚至不亚于各国的皇城、王宫。

这里的建筑,除了琉璃的瓦片,便是白墙,雕梁画栋,却又古意盎然。

而围绕着衍圣公府的外围,七大公府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许多,可即便如此,这各大公府,亦都可称得上华美。

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有着来历,每一处的建筑,似乎都暗藏着深意,唯有在这衍圣公府和七大公府的外围,那无数的草庐,与恢弘的公府似乎变成了两个极端。

在这里,无数慕名而来的读书人,搭建草庐,在此读书,更有人,将这里视为切磋学问的场所,所以每一个草庐的聚集地,都会专门开辟出一个习文场地,或是锦衣玉食的读书人,或是衣衫褴褛的墨客,总会在特殊的时候,聚集在此,而后在此读书,在此相互交流着学问。

这里到处都是读书声,因为任何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除非特许,是不允许靠近的,甚至这里永远看不到炊烟,因为君子远庖厨,所有的吃用之物,都是从一条河的对岸,在那里,无数的仆从们会按时送来。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向往之地,即便是在清晨,打鸣的不是公鸡,而是一个衍圣公府挑选出来的童子,他会头戴着纶巾,穿着儒衫,而后徐徐登上衍圣公府的文楼,这文楼高十丈,四面无遮挡。

童子盘膝坐于此,接着会用最纯正的古韵开始吟唱:“学而时习之……”

从论语的第一句话开始,当这童子开始读书的时候,这嘹亮的声音一起,在这曲阜的文脉中心,也错落着各处的文楼,而后,一个个文楼里,早有童子预备,他们用带着稚嫩的声音,和远处的读书声开始附和。

用不了多久,无数的读书声便汇聚一起。

这带着古韵的腔调,刺破了全新一日的黎明,朗朗声冲破天际,此时……是卯时三刻。

也就在卯时三刻,衍圣公府的祭祀也随之开始了。

祭祀的三大项,子孙、祭文还有冷猪肉。

嫡系子孙们在此,是要告诉圣贤,家族已经枝繁叶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大明莽夫 中锋之道 壹号卫 冠军信条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 卡师指南 食飨之诗 我可不是训练师 巡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