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天数有变(2/3)
过?
走了好一会,终于到了一处书斋外头,便听到传出了声音。
“什么是国,什么是家?”
朱元璋本要快步闯进去,可此时,却是放慢了脚步。
此时便听到朱棣的声音道:“国便是国,家便是家。”
邓千秋的声音道:“朱棣说的很好,他的回答,发人深省!来,朱棣,你站起来,给我站到墙角去。”
朱元璋听罢,不由得莞尔一笑。
徐达听到朱棣的声音,亦不由得脸上多了几分暖色。
此时,又听邓千秋道:“其实起初的时候,就说三皇五帝之前,当真有国家吗?那时百姓们饮血茹毛,大家都在一个个的部族里,靠着猎兽为生,亦或者采摘野果。一个部族栖息一段时间之后,便要开始迁徙,为何?因为附近的野果采摘干净,野兽也已猎杀的差不多了,倘若不进行迁徙,那么这个数十人或者百人的部族,就不得不饿死。那时人们不知道国家为何物,只晓得生存的本能……”
朱棣的声音又道:“这岂不是和大漠里的鞑靼人一样,都是游猎为生?”
邓千秋道:“差不多如此。”
朱棣又道:“可是恩师,我觉得不对,那大漠之中,从匈奴到鲜卑再到突厥、契丹、蒙古,他们也有国家。”
邓千秋道:“这是因为他们的游猎升级了,你难道没有发现,他们的国家组织形式十分松散,其实还是残留着大量部族的特征,他们开始组织起了一个松散的部族大联合,准确的来说,是半个国家的形式,而他们与上古时期的部族之所以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发现了一个除了游猎和采摘野果为生更有利的生产方式。”
不等朱棣提问,邓千秋就道:“劫掠……”
朱元璋一听,人已恍然。
邓千秋所讲的东西,十分新奇,可细细一思,却发现自有他的道理。
而这些,却是朱元璋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听得越发的认真了。
邓千秋接着道:“这就好像,若是在上古之时,咱们的那些祖宗,靠游猎为生,突然发现,周遭出现了一个富裕的城邦,而城邦积攒了大量的财富。那么……伱猜猜看,那一个个上古的部族,是否会开始慢慢的联合起来,他们联合的目的,就是增强自身的力量,为比游猎和采摘野果更有效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财富。这也是大漠各族,与我中国上古各部族之间的区别。”
“由此,你们得出了什么?”
“我知道,我知道。”这一次,是朱棡的声音。
邓千秋道:“好了,朱橚你来说,”
朱棡顿时露出了沮丧的声音。
朱橚则怯怯地道:“他们那时受伤了,也吃药吗?”
邓千秋道:“朱橚的问题问的很好,你看,他就很有开创性的思维。朱橚,你也站起来,跟你的四哥站在一起,”
“噢。”
这时,邓千秋道:“我们可以得出,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下,我们的社会组织是不一样的。游猎时不得不进行迁徙,且一块土地无法持续的养活大量的人口。因而,只能有部族制。紧接着,人们发现了农耕的好处,这农耕的出现,使的人们不得不开始定居,因为土地需要开垦,而一旦开垦之后,人们就离不开土地了。大量的人,开始被束缚在了土地上,久而久之,人口开始增加,大量专业从事农业的人出现……”
邓千秋顿了顿,继续道:“所以,你们别小看这耕地。有了耕地之后,既产生了我们与大漠各部之间的区别,也让他们与上古的老祖宗们,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定居的出现,就需要大量的工具,于是开始出现了各色的匠人,匠人们专职,就需要口粮,那么不免就需要和农人们进行交换。”
“可简单的以物易物,无法满足需求,总不能今日匠人生产了一个罐子,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