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地中海霸主之路 > 三十八章、外交

三十八章、外交(1/2)

目录

1887年夏秋之际,卑斯麦和索尔兹伯里把《地中海协定》扩大到了巴尔干地区。

12月英、意、奥三国互换了照会,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签订,一个针对俄国近东问题的同盟建立。

这是卑斯麦对同盟体系做出的调整,促成了英、意、奥和法、俄在近东地区相互牵制的格局,又不使法俄结盟,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三皇同盟逐步了崩溃,但是德国还是和俄、奥建立了结盟关系,这一时期是卑斯麦“王球不落”外交的巅峰。

1890年3月,卑斯麦下台后,继任者对外交政策发生了改变,结盟体系走向了尽头。

德国的新路线外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德俄再保险条约》不在延长。

德国撕毁《德俄再保险条约》后,俄国的外交局面日益严峻。被迫向法国靠拢,从1891年开始两国就开起了结盟谈判,由于法俄双方互不信任,一直到1894年法俄同盟才正式建立。

德国在“新路线”的主导之下,1890年7月,英德两国《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两国殖民地问题上的争端解决。

在当时被认为是德国方面的重大让步,目的是将英国拉入三国同盟。

1890年到1894年,德国多次促使英国扩大在《地中海协定》中的义务。在地中海采取示威性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

在这种背景下,斐迪南派士克立门特大主教访俄,主要目的:一来可以安抚主流亲俄派;二来可以改善俄保关系,不用付出来多少代价,就可以抱大腿。

时间已经不多了,再过几个月卑斯麦就要下台了,德国就会撕毁《德俄再保险条约》。俄国要打破外交僵局,拉拢保加利亚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三皇同盟》建立以来,就是矛盾重重,尤其俄奥之间都矛盾难以调和。

1885年,东鲁米利亚发生了起义,民众驱逐了奥斯曼土耳其的行政官员,宣布和保加利亚公国合并,亚力山大大公被拥立为合并后国家的君主。

本来只是保加利亚民族独立的举动,在欧洲列强的干预下,为了取得保加利亚的控制权,造成了持续两年的保加利亚危机。

保加利亚公国是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巴尔干保留下来主要阵地。1881年《三皇同盟》中就有保加利亚一统的约定,可是由于俄保关系的变化,俄国无法继续控制保加利亚傀儡政权。

亚历山大大公,德国小邦的贵族后裔,是俄国皇后的侄子,1879年在沙皇的扶持下,成为保加利亚公国的君主。

亚历山大大公执政后,逐渐对俄国驻保加利亚官员的骄横表示不满,双方交涉多次无果。亚历山大大公为了摆脱俄国的控制,反俄举动日益明显。

奥匈帝国虽然和俄国是同盟,可是也不愿意看到俄国对保加利亚的垄断,于是就和亚力山大两厢情愿之下,开始相互靠拢。

俄保关系破裂后,俄国见无法继续控制保加利亚政府,开始阻碍保加利亚的一统,并且以撤走军官,瓦解保加利亚军事力量做要挟。

同时要求其它大国,共同向保加利亚施压,逼迫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加利亚。

列强会议上,在德国的调和下奥匈站在俄国一方,可是遭到了英国人的抵制,由于德奥两国立场不坚定。

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由亚历山大大公出任东鲁米利亚总督,保加利亚完成实际上的统一,土耳其保住了名义上的主权。

这还没完,保加利亚的合并引起了希腊、塞尔维亚等小国的窥视,希望得到领土补偿。

塞尔维亚米兰国王9月出访维也纳,希望领土得到奥匈的支持。当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黑之书 重燃青葱时代 道士夜仗剑 黄庭.A 玄门封神 诸天从港综世界开始 半岛检察官 我在香江兴风作浪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灰烬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