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代王朝更迭 >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2/5)

目录

分,张良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这次出现荧惑守心的意象也被张良看到,他知道这一天象意味着皇族之内要出现很大的动荡,皇位一旦出现动荡,天下便会大乱,韩国复国就有望了。

张良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对宫廷之中的事情却非常关注,他听说最近扶苏刚刚被驱逐出咸阳,这很有可能就是皇族口口的前奏。而且他知道始皇帝肯定也会关注到荧惑守心天象,为推波助澜,张良搅尽心思。

这一晚,张良正在夜观天象,忽然有一颗流星从天而降,坠落在离自己几里远的树林之中。起初他也被陨石激起的火光惊呆了,并未多想。是夜,刚刚入眠,他便梦到一个长相酷似黄石公的仙人拿着拂尘打他,张良一下惊醒,心想仙人为何托梦打他?忽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第二日,百姓都看到坠落的陨石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立刻大哗。

消息很快传达了郡守那里,郡守不敢隐瞒,迅速将此事上报始皇帝。

始皇帝看完奏折之后,非常生气。前番荧惑守心就让他窝了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现在又出现这种事情,分明是有人从中作梗!

继续阅读!

于是始皇帝派御史将流星落地之地方圆二十里之内的所有人挨个审问。

此时张良早已逃窜,当地百姓都害怕被惩罚,没有人承认。御史审问一月有余没有任何结果。

始皇帝召丞相冯去疾问道:“丞相如何看待这件事?”

冯去疾在秦朝之中一向享有很高的威望,此前的两位丞相,隗状和王绾都对他推崇备至。当时朝中人都知道王绾倾向儒家,隗状倾向法家,两人在朝中一向不合,朝中大臣要不倾向于王绾,要不倾向于隗状,只有御史冯去疾从不阿附于任何人,提出的意见都是非常中肯有理,始皇帝也经常赞叹。因此隗状告老之后,始皇帝便拜冯去疾为右丞相。

此时,听始皇帝问起此事,冯去疾心中一惊,这件事关系到始皇帝的威严,可谓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始皇帝。冯去疾目睹了这些年来,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秦国的法令日益严苛,很多无辜之人死于非命,不仅六国旧贵族,就连天下普通百姓对秦国都非常愤恨,因此委婉的觐见道:“臣以为此事无论查多久都是难以查出结果的。”

始皇帝问道:“丞相何出此言?”

“我大秦法令严苛,百姓动辄得咎,数年以来,惩处之人数以万计,这些人及其家人都会心怀怨恨的。”

“我大秦令出必行,就是要让百姓恐惧,这样就不敢包藏祸心,行奸逆之事,如今怎么会查不出一桩谋反之案?”始皇帝仍然不解。

“陛下是否还记得上次调查泄露皇帝言论之案?此事与其同出一辙,如果行事之人承认,必然是死罪,不承认或许还有可能生存。”

“那为何没有告发之人呢?”

“秦法要求告发要有证据,其一,证据并不好找,没有证据告发也是要被治罪的。其二,知道谋反之事而不告发,本来就与谋反之人同罪,他们怎么敢出来告发呢?”

始皇帝默然良久,道:“或许大秦的律法是过于严苛了。但有法若不执行就体现不了法令的威严,无法以此治理国家。”

于是始皇帝仍然下令将附近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并用火把石头烧毁了。

得知数千百姓因此被杀,冯去疾无奈的摇了摇头,哀叹道:“大秦天下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了!”

不觉间,有过了一年,始皇帝开始觉得两眼昏花,牙齿松动,为防万一,始皇帝下令征发更多的民力修建骊山陵墓,日夜忙碌在工地上的民工就多达七十二万。很少来骊山陵墓的始皇帝,现在却越来越频繁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从平静到疯癫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灵素契约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重生当咸鱼君去了 八零军嫂茶又媚,京圈大佬受不了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民航海:我死灵法师一人成船 我家通古代:家里来了三个小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