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74章 削藩

第74章 削藩(2/3)

目录

式来削弱诸侯的权力。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因此忌恨晁错。晁错担任内史,内史府的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使他进出有许多不便,这样,他就自作主张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

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杀掉他。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晁错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

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围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有什么罪过。”

没杀成晁错,还在群臣面前赔礼,申屠嘉悲愤异常。他对长史说:“我应该先斩后奏,先报告再斩,一定误事。”因他迟迟不落刀,邓通被刘恒救走,申屠嘉不吸取教训,气死活该。申屠嘉回府,越想越气,发病而死。晁错逃过一劫,群臣敬仰,身份越发显贵。申屠嘉死后,晁错独当一面,又提削藩一事。晁错此人比较激进,他削藩不同于贾谊的软削,他的作风比较强硬,开始查找诸侯王的过错,借惩过之名,中央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封地。贾谊建议以分封的方式削藩,晁错以强夺的方式削藩。相比而言,一为保守,一为激进。然而,晁错却恰恰合了刘启的心。

继续阅读!

得到刘启器重,公卿列侯们不敢反对晁错削藩。不过,窦婴却站出来坚决反对削藩。满朝文武都唯唯诺诺,无一人响应,窦婴孤掌难鸣。可是,刘启已经同意了削藩,窦婴的声音无论多么高亢都要被踩在脚底。因为削藩,窦婴和晁错有了嫌隙。而此时,刘启下诏削藩,削藩行动正式开始了。

此时此刻诸侯收到消息,纷嚷喧哗,顷刻间天下骚动。

吴王刘濞

年仅二十的刘濞大败英布军,勇猛彪悍,令刘邦刮目相看。英布被诛后,刘邦担心无人能镇压强横的会稽百姓,见刘濞勇猛,封为吴王,吴国五十多城归他。刘濞是有能力的人,即使给他一块北方的盐碱地,他也能变出金子,何况吴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封赏、授印完毕,刘邦给刘濞看了个相,发现刘濞有反相,摸着刘濞的背,说:“大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有叛乱,是你吗?我们是一家人,千万不能反!”

刘邦看相,一定是史书乱吹。可能他见刘濞过于勇猛,担心他不愿活在池中,生在地下,而欲飞天,因此这么说。刘氏子弟中,刘濞既勇猛,又有计谋,吴国条件优越,很容易发展壮大。作为分封国,一旦壮大就起事,刘邦见得多了,所以才善言警戒刘濞。那时刘濞力量很小,听了刘邦的话,哪能不急忙回说不敢。

吴国铜矿丰富,临近大海,借朝廷允许铸钱之机,刘濞广纳天下亡命之徒,开矿铸钱,煮海为盐。仅凭铸钱和煮盐两项,吴国顿时暴富,百姓的钱用不完。上文曾提到,说“邓钱”和“吴钱”通行天下,“吴钱”就指吴王刘濞铸的钱。

吴国暴富,百姓不用缴纳赋税,天下百姓纷纷投奔吴国。汉法规定,有钱人可以买人代服徭役。吴国百姓钱多,纷纷用钱买人代服徭役,国内劳动力奇缺。刘濞广开方便之门,无论是谁,有来必收。吴国十分富裕,每年都发奖赏给百姓,对因公殉职或受伤的人待遇更优。可见,吴国的财力之富足,可与中央抗衡。

此前,刘恒在位时,吴国世子刘贤前来朝见。刘濞不来朝见,派世子前来,已是不该。刘启宴请刘贤,两人赌钱。刘贤家财万贯,傲慢骄横,期间刘贤轻慢刘启,刘启提起赌具掷向刘贤,结果刘贤死了。

深感歉意的刘恒命人给刘贤办丧,让刘贤的随从抬刘贤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从平静到疯癫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灵素契约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重生当咸鱼君去了 八零军嫂茶又媚,京圈大佬受不了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民航海:我死灵法师一人成船 我家通古代:家里来了三个小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