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46章 刘秀登基

第146章 刘秀登基(2/3)

目录

这年五月,朱鲔、苏茂、贾强等人率领三十万人马,向北方的河内郡主动出击,应该说,朱鲔此举的的确确达到了扼敌咽喉的战略效果。只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更始军北渡黄河之时,竟让汉军哨兵发现了军队的行踪,最终,在城中寇恂和城外冯异的联手攻击之下,两面受敌的更始军大败而回,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北方战场之上,刘秀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只是后来尤来、五幡、大枪三部在易县设伏,让刘秀大败,使得北方战局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刘秀为求速胜,在范阳一战之中,亲自率领数千人马,去奇袭流民军,只可惜半路便与流民军的大队人马遭遇,最终全军覆没。只有刘秀一人跳下山崖,所幸被汉军救下,有惊无险、幸免于难。然而此举,却让流民军更加害怕刘秀,因为他们数十万兵马,竟然还是让刘秀逃出升天,这不禁让他们想道,莫不是上天在暗中助他?多年前的卜卦之言依旧历历在耳,流民军众位头领当即决定,迅速逃回。哪知刘秀要的就是这个时机,他带领数万兵马,一路追击,使得流民军再次遭逢大败。

继续阅读

数月之后,河北一带的流民军终于被全部肃清,刘秀可以毫无顾忌地征战天下了。当然,以赤眉军为首的流民军大部,已经紧锣密鼓地在进攻长安。刘秀这边胜利不断,终于,在部队行军到常山国平棘县(今河北赵县)之时,吴汉等将领开始向刘秀进言,要求他登基帝位。

其实此前马武就对刘秀说过类似的话。想当初,冯异等人捷报频传,刘秀亦在北方取得了无数胜利,马武对刘秀说道:“大王一向恭敬自守,视名利为浮云,但末将以为,大王应早日登临大位,然后征讨四方——看看天下群小,冒着杀头的危险起事,哪个不是想做皇帝呢?”马武到底是一个军人,不懂得迂回之道,言词之间竟然将刘秀和天下诸贼相提并论。此事自然成了刘秀行军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此略了过去。但是这并不代表刘秀没有动心。

此番旧事重提,而且是吴汉率先提出,刘秀会不会应允呢?刘秀心中也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担心自己实力不足,一旦自己登基称帝,天下英雄要么归附、要么反叛,自己能否一一安抚或者剿灭他们,实在是难以预料;另一方面,洛阳和长安这两个天下重镇都还没有拿下,自己此刻登基,时机是否成熟?此外,更始政权未灭,刘玄依然是正统,而且自己的养父刘良一家、结发夫人阴丽华、大姐刘黄、三妹刘伯姬、大哥的两个遗孤刘兴、刘章都在南阳郡的宛城,被更始政权刘玄控制着,如果与刘玄公然翻脸,他是否会不择手段,杀害自己的这些亲属呢?

刘秀的迟疑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没有想到,此番刘玄败亡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自己登基不但可以重新塑造一个正统,而且还能够借机让属下封侯拜将,让天下英雄归附。就其利弊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而众位文臣武将的劝进,都没有说到点子上,直到他最为信任的耿纯,说出了他最想听的话:“大王手下的众人离开亲人,冒死相随,为的当然是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光耀门楣。若大王不称帝,那么这些人的殷殷期望岂非要落空?他们还能继续在大王麾下拼死效力吗?”

闻言的刘秀立马顿悟,随后刘秀派人把守卫孟津的将军冯异与天井关守将、关内侯王梁等人从河内郡招来,以便自己了解四方的动静。二人闻命,星夜兼程的北驰而去。拜见了刘秀之后,刘秀当即向他们征求对于当下时局的看法,冯异说:“刘圣公的失败已成定局,大王应该顺应天意人心早登大业。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殃。’望大王明察。”

诸位将领纷纷赞同,刘秀见此,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悍然决定,登基称帝。

刘秀将登基的相关事宜,都交给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从平静到疯癫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灵素契约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重生当咸鱼君去了 八零军嫂茶又媚,京圈大佬受不了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民航海:我死灵法师一人成船 我家通古代:家里来了三个小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