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47章 西迁长安乱

第147章 西迁长安乱(2/4)

目录

赤眉流民军的正面攻击。因此,迁都长安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举动;此外,刘玄一直自诩是刘室正统,自然要和西汉刘氏皇族一般,定都长安,刘玄相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军事上的不败地位,同时也能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在利与弊的权衡之间,刘玄和更始政权的文武群臣最终选择了从洛阳迁都到长安,只是当时他亦有过疑虑,到底迁与不迁,谁对谁错。也许只有历史本身,才能够给予他最为正确的答案。

更始政权败亡似乎已成不可挽回的事情,而加剧这种败亡的,除了更始政权本身的腐败无能、赤眉军的一路西进之外,还有以邓禹为代表的刘秀汉军的西征。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领他所挑选的两万精锐部队以及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宪为祭酒,樊崇(与赤眉军领袖同名,却不是同一个人)为骁骑将军,耿欣为赤眉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冯愔为积弩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的领兵系统,挥军西进。可以说,为了这一场战役,刘秀可谓是费尽心机,大军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突破太行山天险,进入上党郡境内。此后,大军一路凯歌高奏,经历多长或简单、或艰难的战斗,先后攻陷了上党郡内的箕关以及河东郡的首府安邑,邓禹拿下安邑,不仅彻底平定了河东郡全境,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他还得到了一员大将张宗。这张宗不仅骁勇善战,而且精通兵法,正是邓禹西征最为需要的人才,邓禹利用其将才,在战场上奋勇拼杀,加速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进程。不久,整个河东郡都归入邓禹囊中。数月之后,由于赤眉军的任意烧杀抢掠,民心渴盼归附,汉军已经招募了十几万军队,并在衙县与守城的更始政权名将,即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的十几万军队交战中,大获全胜。

继续阅读

面对邓禹的大军,刘玄忧心忡忡,担心不久邓禹大军就会攻破自己苦心在东方构筑的防线,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外。更让刘玄担心的是,皇朝内部也出现了问题,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王匡、张卬在河东被邓禹率领的西征大军打得大败,率领残部仓皇逃回长安。这一下,算是彻底地惊醒了沉醉在温柔乡中的更始政权的诸位头领,有人甚至建议,在长安城中搜集财物,从赤眉军中杀出一条血路,而后回到南阳,以图东山再起。这些话看似没有什么道理,却说到绿林系诸位将领的心坎上去了,刘玄为此担心,也许不久之后,自己的帝位会在皇朝破灭之前就不保。

王匡、张卬等人在向刘玄进言之时,竟然被其大骂了一场,于是,众人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劫持刘玄,胁迫着他一起归还南阳。不过,仅仅靠绿林系的力量还不足以成事。为了确保政变成功,必须还要联络其他的力量。有人提出:御史大夫隗嚣器略深远,可图大事。这隗嚣本是皇帝刘玄的心腹,官居御史大夫,然而,他却为了保全更始政权,向刘玄进言道:“陛下自从进入长安以来,举措乖张,政务失驭,人心不附。臣以为,陛下不如逊位,归政于国老刘良,如此一来,人心可安,赤眉自去。”刘玄闻言,当即大怒,这还是昔日自己倚为股肱的重臣吗?刘玄考虑到眼下军情紧迫,最终没有杀他,担心中已经生出了嫌隙。隗嚣也深有自知之明,此后一直称病不上朝。

很快,王匡就找上了隗嚣,双方一拍即合。当然,这并不代表隗嚣就会甘心随着王匡等人造反,他只是在寻求一个活命的机会,到他们发动变乱之时,趁乱返回自己的老巢天水。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刘玄似乎对此有所觉察,紧急征调王匡、陈牧等人出镇新丰,以去抵御赤眉军。刘玄的这一举措,彻底打乱了王匡等人的计划。

王匡一走,留下的张卬等人明白,樊崇何等军威,王匡此去,无异于以卵击石,怕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为了保全性命和富贵,他们毅然决定,重新拟定计划,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从平静到疯癫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灵素契约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重生当咸鱼君去了 八零军嫂茶又媚,京圈大佬受不了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民航海:我死灵法师一人成船 我家通古代:家里来了三个小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