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73章 邓氏外戚掌权

第173章 邓氏外戚掌权(2/3)

目录

封赏自己的族人。例如将自己的大哥邓骘从虎贲中郎将升为上蔡侯、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同时掌管了兵权,也就为其统治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弟弟邓悝从黄门侍郎升为虎贲中郎将,与大哥遥相呼应;另两位兄弟都晋升为侍中,于文官中也是显赫一时、地位尊崇的人物。

而邓绥太后的眼光之长远,在当时而言也是首屈一指的,特别是设立刘隆为太子,继而拥其为帝,让人不得不叹服。此外,她还为了防备刘隆也夭折,便在刘隆登基之后,全力去搜寻一个既可以承继大业,又能够被自己控制的人。这个人,不可能是刘胜,因为其在第一次太子位的选拔中就以失败告终,同时就与邓太后心生嫌隙。考虑到如果他继位,太后大位不保不说,邓绥还可能面临杀身灭族之祸。而其他皇子要么不亲,要么多病,也不在邓太后的候选之列。当此之时,当初的废太子刘庆,也在京师洛阳不断差人活动,他看准了邓太后所具备的实力,每次门下之人来到京师,都会求见邓绥。同时加紧与邓氏族人的联系。刚开始,邓太后还对他心怀芥蒂,不与他走的近。后来邓太后眼见自己无子,而刘庆诚心不减,对自己也甚为恭敬,于是一次刘庆来到洛阳,邓绥趁机试探他,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儿子刘祜带到京城玩乐。刘庆见状,忙向太后说,自己的这个儿子不是很聪明,但却很老实,如果能够拜邓绥为母亲,便是刘祜的三生之幸。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庆知道,自己的有生之年,要想实现帝王之梦已是绝无可能。前面的刘肇聪明绝顶,是个明君。本以为刘肇一死,自己便有了机会,但是奈何这邓绥皇太后也不是易与之辈。眼下邓太后既然有亲近之意,自己这儿子说不定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君王之志”。所以刘庆便将自己十多岁的儿子送到邓绥的身边。当然,刘庆也知道,要实现自己这个儿子真正地执掌大权,还需要与邓绥好好地较量一番。然而当前刘庆却万万不能与邓绥交恶,否则自己身单势孤,如何得以在这乱世之中保全自己?

刘祜此去,是福是祸、是对是错,只能看天意了。

事也凑巧,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八月,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八个月皇帝的刘隆,还不知道什么是皇帝,便悄然离世。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葬于康陵。邓太后见此,没有半点心慌,在处理好善后事宜的同时,也在准备扶持新的皇帝即位。自刘祜入宫以来,对邓绥殊为恭敬和亲近,自己也对这个孩子生出一丝婶侄之间的情分。于是,邓太后当机立断,立自己的这位侄子为帝。而在此之前,邓绥已经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过,邓骘也同意了自己的想法。于是,邓绥亦决定,便着邓骘去与太傅张禹、司徒徐防等大臣们商议,征得他们的同意。此时刘祜为了避嫌,已然到了宫外居住,于是邓绥命人连夜持太后节召刘祜入宫。年仅十三岁的刘祜就这样被拥立为皇帝,是为东汉安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初。

汉朝依然处于邓氏外戚专权的时代。

经过皇太后邓绥与群臣百官和自己兄弟的商议之后,刘祜正式登基。刘祜此时虽然已经十三岁,却很难像其叔父刘肇一样,在十四岁之时,就能灭掉窦氏一门,将这个江山的军政大权实实在在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方面,邓绥并不像窦氏一样,穷兵黩武、不可一世,惹得天怒人怨,朝中大臣多数想废除窦氏兄妹的统治,恢复大汉刘氏的江山。

邓绥被尊为太后之后,对自己的族人设置了诸多限制。到刘祜即位的永初元年(公元107年),邓绥为限制自己族人,让他们遵纪守法,专门向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等人下诏,纠察邓氏家族的不法行为。当时,司隶校尉专门负责京师洛阳周边的治安,尤其是负责纠察京师近郡犯法者;河南尹的官衙在洛阳,主要负责东汉京都内的大小事宜;南阳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从平静到疯癫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灵素契约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重生当咸鱼君去了 八零军嫂茶又媚,京圈大佬受不了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民航海:我死灵法师一人成船 我家通古代:家里来了三个小奶团